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87章 不是终点的起点

第287章 不是终点的起点(1 / 2)

电话那头,张锋的声音仿佛是从一个遥远而失真的世界传来,每一个字都带着被某种巨大压力碾压过的疲惫。

省纪委在镇政府招待所紧急召开的临时会议,气氛比昨日更加压抑。

这里没有了地方干部的陪同,只有专案组的核心成员,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像是覆着一层寒霜。

张锋僵硬的侧脸在昏暗的灯光下,显露出一道紧绷的法令纹。

“……综合现有情况来看,陆明远的口供完整,证据链单一。直接对赵立德同志采取措施,理由不够充分,程序上存在瑕疵。”一个声音在会议室里平铺直叙地陈述着,语调没有起伏,却像是在用钝刀子切割众人紧绷的神经,“督导组的意思是,暂缓。重点转为核实承安建工与公职人员是否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的确凿证据。在没有新的突破口之前,不宜扩大化。”

暂缓。

扩大化。

这两个词轻飘飘地落下,却重逾千斤。

林晚秋依旧坐在最角落的位置,从始至终,她的视线都落在自己面前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上,茶叶在杯底舒展着,如同沉寂的尸骸。

她没有反驳,没有质问,甚至没有抬一下眼皮。

这种极致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示威,让会议室里刻意放缓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散会时,人们像逃离疫区一样迅速离去。

走廊里,张锋与她擦肩而过,脚步顿了顿,低声说了一句:“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林晚秋没有回应,径直走向洗手间的方向。

冰冷的自来水冲刷着她的手,带走那并不存在的血腥和污秽。

她抬起头,看向镜子。

镜中的自己,面色苍白,眼神却像淬过火的钢,冷静得可怕。

消毒水的气味钻入鼻腔,让她混沌的头脑愈发清明。

就在这时,她的瞳孔微微一缩。

镜子的倒影里,在她身后约两步远的地方,一个穿着深色夹克、有着陆承宇面容的身影静静伫立。

那不是实体,更像是一层稀薄的、因空气扰动而微微晃动的光影。

是地脉之灵。

他的嘴唇无声地开合。

林晚秋缓缓闭上眼睛,将外界的一切隔绝。

一道不属于任何人的声音,清晰地在她脑海中响起,带着金属传导特有的冰冷质感:“他们怕的不是贪腐曝光,是系统本身。”

系统。

她猛地睁开眼。

镜子里空空如也,除了她自己,再无他物。

但那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她瞬间明白了。

承安建工那套隐藏在青禾镇无数建筑结构深处的“行为审计模型”,那套由地脉之灵守护的、记录了十年间所有不合规操作的数据档案,它不仅仅是一个证据库。

它是一种可以被复制、被推广的监督方式。

一个冰冷、绝对公正、无法被收买、无法被人情撼动的“吹哨人”。

一旦这个“系统”的存在被公之于众,其示范效应将彻底动摇那些建立在灰色规则、人情网络和模糊地带之上的治理根基。

它所威胁的,早已超出了一个青禾镇,一个赵立德。

这才是他们投鼠忌器,迟迟不敢掀开锅盖的根本原因。

他们想把这个潘多?魔盒,永远地焊死。

数十公里外,山间的废弃气象站里,铁锈和血腥味混杂在一起。

陈秘书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左臂上一道深可见骨的划伤还在渗着血,那是他从后窗翻出时被锈蚀的钢筋划破的。

他毫不在意,只是用牙齿咬着绷带的一头,笨拙地给自己做着包扎。

那块从墙缝里抠出来的固态硬盘就放在他手边的军用笔记本上,数据线连接着。

屏幕幽蓝的光映亮他汗水和血污交织的脸。

他将那段“雨夜密谈”的视频证据精准地拆分成三份,每一份都进行了最高级别的加密。

第一个窗口,是省纪委的实名举报平台,他用一个早已注销的虚拟身份登录。

第二个窗口,是国家审计署的公共舆情通道。

第三个窗口,是一所国内顶尖政法大学的内部学术研究数据库,伪装成一份关于“工程结构耐久性大数据模型”的匿名投稿。

在每一个上传文件的附加说明里,他都植入了一段相同的自动解密指令,触发条件被设定为:“目标人物‘林晚秋’,生物特征信号消失,或连续七十二小时无授权活动记录。”

这是一个死士的保险。

做完这一切,他拔掉数据线,将硬盘小心地贴身藏好。

他脱力地靠在墙上,望着窗外依稀的星光,近乎呓语般地喃喃道:“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只需要知道,有人和你一起记得。”

夜色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