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81章 带子烧了火不灭

第281章 带子烧了火不灭(2 / 2)

此刻,那道疤痕却在隐隐刺痛,像是在提醒她某种被遗忘的身份。

她拉开抽屉,取出那本硬壳笔记本,在“查禾基建”四个字的下方,用同样的笔迹,写下了新的一行字:“打桩记录存于老邮电局服务器,密码提示:女儿最爱吃的糖。”

写完,她迟疑了片刻,随即翻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

她没有再写字,而是画了一只小小的纸船,并在船底的位置,清晰地标注了一串数字:“”。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当笔尖落下时,她能感觉到,自己那颗因失忆而时常紊乱的心跳,在那一刻稳定得如同测谎仪归零后的基准线。

她将笔记本装入一个牛皮档案袋,封口时,没有像往常一样盖上密封章,而是从笔筒里取出一枚回形针,在封口处别住了一角。

这是她父亲处理绝密流转文件时的习惯,一种无声的语言,意味着:“尚在流转,勿作销毁。”

省城,纪委数据中心,最高权限沙盒系统内。

陈秘书将录音带的声纹与他从钟楼墙体采集到的震动波形进行交叉验证。

当运算结果生成时,屏幕前那张永远冷静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敬畏的神情。

结果惊人:钟楼的钢架结构,储存的不仅仅是加密数据,它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行为审计模型”。

这套模型,能根据当年的施工日志、资金流向、关键人员行动路线,以时间为轴,精准还原出每一笔腐败操作的完整切片。

更关键的是,模型的核心算法,已经与林晚秋的生物特征进行了深度绑定。

只要她本人仍在青禾镇的地理范围内活动,系统就会以她的行动轨迹为变量,持续进行自我校准,并补全那些因证据链断裂而产生的残缺节点。

陈秘书终于明白了。

那个由林父设计的、代号“哨兵”的协议,其真正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他的女儿。

林晚秋,就是那个活体密钥。

是那条被斩断的证据链中,唯一无法被销毁的……中枢。

深夜,雨后的空气冰冷刺骨。

林晚秋独自一人,走向了镇中学的旧图书室。

她的脚步比往日沉重,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的灰烬上。

她停在档案区第三排书架前,伸手去取那本《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却摸了个空。

书,被人移走了。

她不动声色,仿佛早就料到。

她转身走向角落里那个积满灰尘的旧书回收箱,俯身在成堆的废纸里翻找。

很快,她找到了那本书。

她翻开第一百二十八页,那是夹着热敏纸条的位置。

纸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枚边缘有明显烧灼痕迹的微型存储卡——正是数月前,县档案馆那场离奇火灾中,据称已完全销毁的“唯一物证”。

她将存储卡小心翼翼地收入那个白色的药盒,与那卷录音带并排放在一起。

她抬起头,望向天花板上那道狰狞的裂缝,那里的铜线依旧裸露在外,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

她在黑暗中静静地站立了许久,忽然,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声说:“我知道你在。”

话音落下,窗外那纠缠了一整夜的风雨,竟在这一刻奇迹般地停歇了。

钟楼的方向,传来一声极轻、极沉的嗡鸣,仿佛是对她低语的回应。

而在她身后的墙壁上,一缕月光恰好斜射进来,照亮了一片灰泥剥落之处。

在那斑驳的墙体上,隐约浮现出一行刻痕极浅的字迹,像是许多年前,有人用指甲奋力划下。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晚秋,往前走。”

林晚秋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的迷雾似乎更浓,但那份深入骨髓的冰冷克制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开了图书室。

她的脚步不再沉重,既不匆忙,也不迟疑,带着一种走向刑场的决绝。

她回到了纪检委那间漆黑的办公室,拧开了门锁。

夜,还远未结束。对某些人而言,今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