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查禾基建(1 / 2)

清晨的阳光穿过食堂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晚秋端着一碗寡淡的白粥,依旧走向了最角落的那个靠窗位置。

今天的她,身边多了一本半旧的《基层消防管理条例》。

她喝粥的动作很慢,眼神空洞地落在书页上。

当翻到“隐蔽工程验收标准”那一章时,她的指尖停在了一行文字下方,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

那段文字详细说明了对预埋管线和内置传感器的抽检要求。

邻桌,两名镇政府的年轻干部压低了声音,交谈声断断续续地飘了过来。

“听说了吗?昨晚钟楼原址那边的地质监测信号,突然全断了。地质站的人查了半天,最后发了个通报,说是雷暴天气导致的瞬时强电流冲击。”

“这么巧?省里的‘黑盒审计’组眼看就要进镇了,这节骨眼上传感器被雷劈了?”另一人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玩味,“我看不是天灾,是人祸吧。”

林晚秋的动作没有丝毫变化,仿佛那些议论只是背景里的杂音。

她将书页的右上角,仔细地折成一个尖锐的等边三角形,然后合上了书。

一碗粥喝完,她起身离开。

临走前,她将那张印着广告的餐巾纸,同样叠成一个工整的三角形,轻轻压在了空碗的碗底。

这个动作与昨日倒扣碗的决绝截然不同。

那是多年前在山区支教时,当她发现有外村的陌生人进村、可能对学生不利时,用来在课桌上给年纪最大的孩子传递“有危险,保持警惕”的秘密暗号。

她不知道这个动作的含义,但她身体的记忆,已经将危险等级,悄然提升。

陈秘书再一次回到了青禾镇,这一次,他的身份是省水利厅派来巡检管网升级项目的技术员。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进入了镇数据中心的备用机房,以测试备用线路为由,成功接入了核心网络。

他首先调阅了昨夜那台清淤机器人的完整后台日志。

一行微小的偏差,让他瞳孔骤缩。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在凌晨两点十六分,有过一次0.8秒的临时变更。

它偏离了主干道,在地下档案室的通风管道外,多绕行了七米。

一个早已被注销、已经删除的内部账号,在那一瞬间被激活,发出了这条微调指令,随即再次陷入沉寂。

账号的用户名,是“Lwq_07”。

林晚秋七年前在省纪委实习时,用过的临时工号。

系统记录显示,这个幽灵般的账号登录期间,未曾执行任何明面上的操作。

但它的出现,像一把钥匙,精准地触发了三项深埋在系统底层的权限唤醒:档案加密索引的强制刷新、跨平台日志镜像的异地同步、以及……一个名为“哨兵协议”的休眠模块被彻底激活。

陈秘书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哨兵协议”!

那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幽灵网络。

是林为民当年为应对极端情况——例如整个监察系统被物理或高层权限攻陷时,所设计的最后防线。

一旦激活,它会自动在所有关联设备间,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加密证据链。

每一份证据都会被碎片化,加密,并像病毒一样散布到无数个看似无关的节点上。

除非拥有最初的密钥,否则无人能够还原。

这个协议的存在,本身就是最高机密,只有林为民和当年极少数的核心设计者知晓。

如今,它醒了。

午后的暴雨毫无征兆地倾泻而下,天地间一片灰蒙。

林晚秋撑着一把黑伞,再次独自来到镇中心小学的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