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铁证闭合(1 / 2)

县疾控中心地下三层,恒温冷藏库。

森白的冷气如实体般扑面而来,能冻结呼出的每一缕气息。

林晚秋独自站在巨大的金属门前,门禁系统红灯闪烁,拒绝访问。

她没有证件,也没有密码。

她只是伸出手,指尖在电子锁的缝隙上轻轻划过,感受着内部电路微弱的电磁频率。

片刻后,她抬手,在密码键盘上以一种奇特的、毫无节奏的韵律敲击了五下。

滴。

绿灯亮起,门锁发出沉闷的解锁声。

她推门而入,仿佛只是回家。

库房内排列着上百个银色的低温储存箱,嗡鸣声连成一片。

她径直走向最里面的角落,在一个贴着“封存待销毁”标签的箱子前停下。

她记得这个箱子,尽管她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记得。

这是她在那场公路追逐战中,用命保下的东西。

打开箱盖,一排排贴着模糊标签的生物样本罐静静躺在泡沫格里。

空气中,一种混杂着消毒水与腐败前兆的极淡气味,刺激着她的神经。

她没有去辨认那些几乎被水渍泡烂的字迹。

她的手悬在样本上方,像是在感应什么。

最终,她精准地取出了五支试管,看也不看,转身走向角落里一台落满灰尘的便携式pcR仪。

她不知道这台机器的名字,但她的手指熟练地打开电源,校准探针,将五份样本依次滴入反应盘。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像是演练过千百遍的肌肉记忆。

仪器开始运行,屏幕上,dNA扩增的温度曲线起伏跳动。

她的目光死死钉在那条线上,眼神空洞,却又专注到极致。

在第三十二个循环即将结束时,她瞳孔猛地一缩,没有任何犹豫,悍然拔掉了仪器的电源。

嗡鸣声戛然而止,世界重归寂静。

她重新插上电源,重启机器,手指在设置界面上飞速操作,将循环次数的阈值从四十次强制修改为三十一次。

这是一种毫无道理、违背所有标准流程的操作,但她做得理所当然。

十分钟后,一份全新的分析报告被打印出来。

她拿起那张尚有余温的纸,目光落在报告末端的一行小字上:某批次疫苗佐剂成分检测结果——异常。

其中含有一种浓度为0.03%的有机胺类化合物,一种高效的混凝土钢筋缓蚀添加剂。

这种东西,绝不应该出现在任何注入人体的药剂里。

而它的化学分子式,与陈秘书发来的那份“钟楼基座混凝土配比异常报告”中,违规添加的防腐剂成分,完全一致。

一个小时后,林晚秋出现在县住建局的档案室。

昏黄的灯光将书架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她向管理员出示了那张伪造的函件,再次获得了通行。

她要调取近三年所有公共工程的材料检测报告。

堆积如山的卷宗被搬到桌上,她一页页地翻阅,速度快得惊人。

她不看具体数据,只看结论页。

每当看到“防腐处理合格”的字样,她便用红笔,重重圈出送检单位的名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色的圆圈在发黄的纸页上越积越多,像一滩滩凝固的血。

三个小时后,她停了下来。

桌上摊开着七份不同项目的报告,从安置房的房梁,到敬老院的地基,再到乡镇公路的护栏。

它们的送检单位,全部指向同一个名字——安衡质检有限公司。

她拿出手机,对着这份由红圈组成的名单拍了张照,附上一行字,发送至陈秘书的加密邮箱:“检测造假,材料替用,人命关天。”

几乎在邮件发出的瞬间,临时驻点内的陈秘书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连夜比对银行流水,已经将那笔“防疫物资采购”的黑金与苏敏丈夫的签名联系起来,而林晚秋发来的这张图,则提供了另一块关键拼图。

他立刻动用权限,调取了“安衡质检”在工商系统和质监系统里的全部电子留痕。

法人代表那一栏,一个陌生的名字让他皱起了眉。

但当他点开股权结构,顺着一条隐秘的代持关系链深挖下去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苏敏的妹夫。

陈秘书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