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134章 碑底没名字的那个人

第134章 碑底没名字的那个人(1 / 2)

地窖的霉味裹着碑石的凉意,顺着林晚秋的领口往骨头里钻。

她跪在崩裂的碑前,指尖抚过那行新浮现的刻痕,林振山,1987.6.17,代全镇签——墨迹渗进石纹的弧度,和她记忆里父亲写家书时的笔锋分毫不差。

不可能。她喉间发紧,指甲无意识掐进掌心,当年这种密约必须双签,镇政府和军方代表各执一份。真实之眼扫过碑面,那些矿化纹路在她视网膜上投下淡蓝光斑,像极了父亲旧日记本里夹着的地质图。

手机在碑座上震动,是陆承宇的消息:医疗组说王奶奶的透析机半小时后到。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时间——下午三点零五分,突然想起老神婆倒下前那句含混的古苗语。

血不开门,魂不归位。她调出手机录音,播放时特意将音量调大。

声波在石窖里撞出回音,惊得墙角的蝙蝠扑棱棱乱飞。小宇,用频谱分析工具逐帧解析。她对着电话喊,重点标注这个音节的共振频率。

等待回复的三分钟里,她数清了碑座上十九道裂痕。

第三道裂痕里卡着半片碎瓷,是二十年前她支教时,孩子们用泥窑烧给她的茶杯残片。

有结果了。陆承宇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古苗语里的发音对应的转音。

血不开门——该在名单上的人没出现。

林晚秋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在碑角,疼得倒抽冷气。

她摸出腰间的强光手电,光束扫过地窖四壁,最后停在偏殿那扇掉漆的木门上——门楣挂着的铜铃正微微晃动,像有人在门外轻轻拨弄。

下午四点十一分,偏殿的霉味比地窖更浓。

林晚秋蹲在供台后,用钢笔尖挑开背面的雕花木板,夹层里的霉斑立刻沾了她一手。一声,一块青石板从墙里松脱,露出半块副碑,表面结着蛛网般的霉层。

她从口袋里摸出玻璃试管,里面装着清明时从父亲坟前接的雨水。

棉签蘸着水扫过碑面,霉斑像被火烤的糖,滋滋融化。

阴文渐渐显形:非签者亦负契,藏名者最该死。

这不是记录。她对着空气说,声音在空荡的偏殿里撞出回响。

真实之眼捕捉到碑面细微的反光——有人用刀刮过这里,力度不均的划痕里还嵌着金属碎屑。

便携式紫外灯的冷光扫过,碑面浮现出淡银色的水银印痕。

一个被刮去的位置,边缘残留着半枚印章的轮廓。

林晚秋从文件袋里抽出《代偿协议》副本,将复印件覆盖在碑面上——协议末尾的军区机要章,与残留的半枚纹路严丝合缝。

原来是这样。她的指尖在碑面轻轻颤抖,真正的签署者,三十年前就抹去了自己的名字。

傍晚五点二十七分,临时驻地的台灯在电脑屏幕上投下昏黄光晕。

林晚秋将两份证据扫描进系统,AI图像重叠程序刚运行到37%,屏幕突然泛起雪花,地一声黑了。

病毒?她迅速拔掉网线,备用电源启动的蜂鸣声里,她看见U盘中的原始影像缩略图在闪烁——沈墨白的临终录像,画面里老人的嘴唇开合,和录音里的台词对不上。

联系唇语专家。她对着对讲机喊,加急,必须今晚出结果。

等待的二十分钟,她数了十七次心跳。

第七次时,电脑重启,加密文件的提示框跳出来,密码框里自动输入了一串乱码。

结果出来了。助手的声音带着颤音,沈教授实际说的是:他答应只杀一个镇。

林晚秋的指尖在键盘上悬了三秒,最终重重砸下关机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