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9章 钟声不是终点

第29章 钟声不是终点(2 / 2)

没人看见,她袖口内侧,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

“忠诚无需见证。”

远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文化馆斑驳的墙壁上。

钟,还未再响。

中午十二点整,青禾县政务网弹出一条紧急通报:原镇党委书记张正华于今日上午九点四十七分从昏迷中“苏醒”,目前生命体征稳定,已转入普通监护病房,配合组织调查。

消息如雷炸响。全县哗然。

茶馆里、街角小摊上、镇政府走廊间,人们交头接耳,语气惊疑不定。

有人说是奇迹,是神明护佑;更多人却嗅到了风暴将至的气息——一个装了五年植物人的男人,偏偏在省纪委突击审查期间“醒来”,未免太过巧合。

而此刻,羁押中心审讯准备室内,苏敏仍端坐如雕塑。

心理评估医生第三次合上记录本,摇头退出。

她全程闭目,呼吸匀称,仿佛沉入冥想。

监控屏上的脑波曲线平稳得近乎诡异,像是一潭死水,不容半点涟漪。

直到林晚秋推门而入。

门锁落下的瞬间,苏敏倏然睁眼。

目光如刀,直刺林晚秋眉心。

“你以为她是清白的?”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带刺,“三年前小学重建项目招标会,是你未婚夫陆承宇,亲手把标书递到张正华手里的。就在会议室后门,没人看见——除了我。”

林晚秋不动声色,启动“真实之眼”。

瞳孔收缩正常,角膜反光稳定,鼻翼微扩频率与语速同步,呼吸深度未见异常波动——她在陈述事实,至少部分是真。

但……有留白。

巨大的留白。

林晚秋缓缓坐下,指尖轻敲桌面:“那他后来为什么偷偷备份所有账目?”

苏敏嘴角忽然一抽,像是笑,又像痛极后的痉挛。

“因为他知道,”她低声道,“总有一天,她会回来。”

话音落地,她抬手拨开发髻,动作从容得近乎仪式感。

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黑色SI卡滑入掌心,随即被轻轻推过桌沿。

“境外跳转记录,”她说,“你父亲死后第二年就开始了。每季度一笔,从开曼群岛转至塞浦路斯,再流入国内空壳公司。资金源头——是承安集团的‘阳光扶贫基金’。”

林晚秋接过卡片,指腹摩挲其边缘磨损痕迹。

这枚卡,曾被贴身携带多年。

她没有追问动机,也不问忠诚为何。

她只看见,在那双冷静到底的眼睛深处,藏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释然——像是终于卸下了某种重负。

晚上九点,县纪委临时指挥所。

灯光惨白,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打印纸的焦糊味。

林晚秋独坐案前,面前摊开五件物证:胶片帧图、刘馆长血书拓本、陆承宇交出的音频文件、张正华病历复印件,以及那本泛黄的《青禾镇年度扶贫工作报告》手稿。

她逐一比对。

忽然停顿。

所有伪造批文上,“林某签批”四字,位置均偏左0.3厘米。

不是打印偏差,而是笔迹惯性——那是父亲中风前半年,右手神经受损导致的手抖残留。

她曾在旧档案中见过无数次,却从未在意。

她猛地翻开手稿最后一页。

在页边空白处,一道极淡的铅笔字迹浮现眼前,几乎被岁月吞噬:

“若章被盗用,请查钟楼值班日志。”

心脏骤缩。

她猛然站起,真实之眼因连续高强度运转开始反噬。

太阳穴突突跳动,视野边缘泛起灰雾,视线重影交错。

她扶住桌角稳住身形,咬牙冲向门口。

档案馆早已焚毁,只剩断壁残垣。

她在瓦砾堆中徒手翻掘,指尖割破也浑然不觉。

终于,在倒塌的监控设备柜下,挖出一台烧毁的主机,外壳焦黑,接口扭曲。

技术组接手时已是凌晨。

当硬盘数据恢复程序启动的那一刻,林晚秋靠在墙角喘息,额角冷汗涔涔。

她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缓慢加载的进度条。

最后一段视频成功还原——

画面晃动,时间戳显示:2013年6月17日凌晨1:51。

张正华的身影出现在钟楼入口,手持公文包,神色凝重。

门禁刷卡通过,摄像机捕捉到他抬头望了一眼铜钟的瞬间。

镜头静止十分钟后,他离开。

而就在他转身刹那,画面右下角的钟面特写,指针赫然停在——

1:59。

下一秒,本该响起的钟声,却永远沉默在了系统崩溃的雪花噪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