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苏清漪赎终(2 / 2)

那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虚空,星辰寂灭,万物枯槁。

一株庞大到难以想象、通体漆黑如墨、却散发着令人心安气息的莲花,正静静悬浮。莲心之处,端坐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气息与荆青冥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沧桑。

忽然,一道撕裂虚空的巨大秽暗裂缝出现,从中涌出无法形容的、充满恶意的混乱污流,冲击着黑莲。

黑莲摇曳,莲台上的身影抬手镇压,亿万符文生灭。

然而,在那极致的对抗与湮灭中,一点点极其微小的、融合了最精纯生机与最本源寂灭气息的碎屑,被爆炸的余波抛飞出来,穿透了无尽时空……

其中一点微不足道的碎屑,机缘巧合,落入了一个即将枯萎的小世界,融入了一株濒死的凡俗野草之中。

野草重获新生,形态渐变,叶脉间染上了一丝墨意,核心却蕴藏着一点微不可察的寂灭白芒。

它被后人发现,因其特性,命名为——青冥草。

画面戛然而止。

苏清漪那被定格的意识,剧烈震颤起来。

青冥草!

原来……那并非凡俗之物?其根源,竟与荆青冥的力量同源,甚至……牵连着如此古老的秘密?

那株被她亲手碾碎的草,那个她曾嗤之以鼻的“花仙”名号,背后竟隐藏着这样的真相?

自己当年的背叛与羞辱,显得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她以为舍弃的是顽石,却不知自己亲手碾碎的,是蒙尘的瑰宝,是通往另一种可能的、独一无二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被她毁了。

不仅毁了自身的姻缘,似乎也……无意中触动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因果?

这突如其来的古老信息,这被强行定格的状态,是机缘?是惩罚?还是那冥冥中的存在,对她这赎罪者最后的、带着嘲讽的揭示?

无人回答。

只有无边的灰白寂静,包裹着她永恒的濒死意识。

无间花境,至高殿内。

正闭目凝神的荆青冥,指尖缓缓旋转的白焰黑莲微微一顿。

他缓缓睁开眼,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空间,落向了秽寂深渊的最深处。

他感受到了。

那股极其微弱,却本质奇特的“寂灭生机”的浮现,以及那被强行定格的状态。

他沉默了片刻。

眼中依旧无波无澜。

对于苏清漪最终的结局,他并无意外,也无触动。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结果如何,皆由她自身承受。

只是,那源自“青冥草”根源的、属于“母源”的力量碎屑被意外激发,倒是让他稍稍留意了一瞬。

但也仅此而已。

那点碎屑太过微弱,改变不了任何事,只是让那赎罪的终局,增添了一抹宿命的色彩。

他指尖微动,一道意念再次传入执事殿。

“赎罪簿记录修正:苏清漪,镇秽于渊,身魂寂灭,因果已了。”

记录依旧冰冷公正。

至于那被定格在生死之间的残躯与意识,在他看来,与彻底寂灭并无区别。

那只是“镇秽”的一部分了。

他重新闭上双眼,继续他的道。

殿外,无间花境繁嚣依旧,枯木与毒花共舞,生机与寂灭同存。

无人知晓,在那永恒的深渊之底,多了一尊特殊的浮雕,和一个被永恒禁锢在赎罪终章前的灵魂。

她的故事,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已经结束了。

至高殿内,万籁俱寂,唯有虚空中的能量如同温顺的溪流,环绕着殿中央那如同神只又似魔主的身影。

荆青冥指尖的白焰黑莲缓缓停滞,那映照深渊的微光已然散去。于他而言,苏清漪的终局,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定格,都已是翻过去的书页,再无值得投注心力的价值。赎罪簿上的名姓销与不销,于现实而言,并无区别。她已成为那深渊结构的一部分,一种永恒的“静止”,这便是她选择的,也是命运最终给予的答案。

他的意念早已超越了个体的爱恨情仇,投向更为浩瀚与古老的层面。系统(或者说,母魂碎片)深处偶尔传来的、来自虚空尽头的模糊低语,花仙祖地那悲怆的呼唤,以及自身血脉随着吸收无尽污染而愈发清晰显现的某些古老印记……这些才是他关注的焦点。

然而,就在他即将彻底将关于深渊的那一丝微末感知摒弃之时——

“咚……”

一声极其微弱,仿佛来自宇宙洪荒之初,又似源于心脏最深处的一次搏动,轻轻响起。

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震颤于他的灵魂本源,共鸣于他指尖那朵沉寂的白焰黑莲。

荆青冥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骤然睁开!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之前的淡漠俯视,而是带上了一丝极其罕见的、名为“惊诧”的情绪。

他的视线再次穿透无尽空间,死死锁定了秽寂深渊的最底层。

那里,异变陡生!

那尊由苏清漪残躯与镇秽石融合而成的、本应永恒寂静的“浮雕”,此刻正发生着超乎所有逻辑与常理的变化。

那缠绕在其上的灰白色、古老而沉寂的光芒,并未消散,反而如同被那一声奇异的“搏动”所激活,开始缓慢地、如同呼吸般明灭起来。

随着这明灭的节奏,已经与石碑彻底融合、本该失去一切活性的苏清漪的残躯,那些焦黑、破碎、凝固的组织,竟然开始……微微蠕动!

不是生命的复苏,绝非如此!

那是一种更加诡异、更加难以理解的现象。

就仿佛……她那被定格的“消亡”过程,本身被赋予了某种诡异的“活性”?

她的残躯依旧在缓慢地消融,与石碑的结合依旧在不可逆地进行,但这个原本静止的过程,此刻却“动”了起来,成为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融合与分解”的循环。

而那股灰白色的光芒,则成了这个循环的能量源与催化剂。

更让荆青冥目光凝实的是——

在那蠕动、循环的残躯与石碑的交界处,伴随着灰白光芒的每一次明灭,竟然有一点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墨绿色芽孢,挣扎着、极其缓慢地探出头来!

那芽孢的颜色,像极了当年迎仙台上那场腐雨,也像极了……被碾碎前的青冥草!

但这芽孢散发出的气息,却截然不同。

它同时蕴含着最精纯的生机、最本源的寂灭、最深沉的污秽、以及……一丝来自苏清漪神魂最深处那不甘、悔恨、最终归于平静赎罪的执念!

四种截然不同,本该互相冲突、湮灭的力量,竟在那灰白光芒的调和下,达成了一种诡异而脆弱的平衡,并孕育出了这前所未见的奇异存在。

它是什么?

是新的污染造物?是苏清漪另一种形式的新生?是青冥草碎屑的异变?还是那古老“母源”力量碎屑被激发后,结合此地特殊环境与一个赎罪灵魂的一切,诞生的未知奇迹或灾厄?

连荆青冥,一时间也无法完全看透。

那墨绿芽孢极其脆弱,微微颤动着,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可能熄灭。它扎根于苏清漪的残骸与镇秽石之上,汲取着那动态循环中产生的奇异养分,缓慢到近乎停滞地生长着。

它存在的本身,就像是一个悖论。

一个发生于世界最阴暗角落,由无数错误、巧合、赎罪与古老因果交织而成的……活着的墓碑。

荆青冥凝视着那一点微弱的墨绿,沉默了许久。

他指尖的白焰黑莲无声旋转,莲心处的白焰微微跳动,似乎对那深渊底部的奇异存在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感应。

他原本以为的“终结”,似乎并非真正的终结。

而是演变成了一种他未曾预料到的、更加复杂、也更加意味深长的……存在状态。

苏清漪的赎罪,并未随着她意识的定格而结束。反而以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形式,仍在持续。她的残躯、她的执念、她所引动的那一丝古老力量,共同化为了培育这奇异芽孢的温床。

这,就是她的“终”吗?

一种永恒的、动态的赎罪,化为未知的养分?

良久,荆青冥眼中那丝惊诧缓缓敛去,恢复了一贯的深邃与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与探究。

他并未出手干预,既未摧毁那可能蕴含未知风险的芽孢,也未助长其生长。

他只是看着。

如同观察一个极其有趣的实验。

“记录修正。”他淡漠的声音再次于执事殿主管心神中响起,“苏清漪,身魂镇渊,化生‘寂灭孽芽’,其赎罪之途,未尽,亦永无终期。”

主管老者闻言,身形微微一震,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骇然,但立刻低头领命,不敢多问一字。赎罪簿上的记录,再次被更新,留下了充满诡异与未知的一笔。

荆青冥收回目光,不再关注那深渊之底。

无论那“寂灭孽芽”最终会成长为何种存在,那是未来的变数。

于此刻而言,它太弱小,太缓慢,或许需要千年、万年才能真正显现其影响,或许下一次污染潮爆发就会将其彻底湮灭。

它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标志着罪与罚、孽与赎、生与死、终与始之间,那模糊界限的活体符号。

它存在于那绝对的死域深处,默默地、以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方式,诉说着苏清漪的故事。

而她的故事,对于知晓部分真相的荆青冥而言,或许才算真正迎来了一个……充满悬疑与未知的、动态的结局。

殿内重归寂静。

荆青冥指尖的黑莲继续缓缓旋转,只是那跳跃的白焰,似乎比之前,更亮了一丝。

仿佛也汲取了某种来自于深渊之底的、极其特殊的养分。

无间花境的故事,仍在继续。而秽寂深渊之底,一株奇异的墨绿嫩芽,于永恒的死寂与动态的消亡中,开始了它无比缓慢、无人问津的生长。

它的未来,无人可知。

或许,这也是“无间”的真意之一——没有绝对的终结,唯有在孽与赎、生与灭之间,永无止境的流转。

苏清漪的终章,以这样一种方式,写下了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符号。

至高殿内,时间失去了世俗的意义。或许是一瞬,或许是千年。

荆青冥的目光虽已从深渊挪开,但那一株于绝对死寂中诞生的“寂灭孽芽”,却像一枚无形的楔子,悄然嵌入了他的感知领域。它太微弱,却又太特殊,如同无尽黑幕上突然多出的一个奇点,无法被真正忽略。

他并未刻意去“看”,但那芽孢每一次汲取养分时极其细微的颤动,那四种矛盾力量维持的脆弱平衡,都如同水面涟漪,无声地扩散,最终被他那高度敏锐的灵觉所捕获。

尤其,是他指尖的那朵白焰黑莲。

莲心处那一点纯净白焰,对那深渊之下新生的、同时蕴藏极致寂灭与微弱生机的存在,表现出一种近乎“好奇”的亲近感。而漆黑的花瓣,则对那交融的污秽与执念,泛起不易察觉的幽光。

这朵由他本源力量凝聚的道花,似乎将那“寂灭孽芽”视为了某种…遥远却同频的回响。

荆青冥并未压制这种感应。他任由白焰黑莲与那深渊下的奇点保持着这种玄之又玄的联系。于他而言,这亦是一种修行,一种对“枯荣”、“生灭”、“净秽”之道更深层次的体悟。观察一个从赎罪与毁灭中诞生的奇异存在,其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道韵。

他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测者,冷静地记录着一切数据。

而在秽寂深渊之底,变化仍在缓慢到令人绝望地持续。

那一点墨绿的芽孢,在经历了最初极其艰难的萌发后,似乎稍稍适应了这极端的环境。它不再那般脆弱得仿佛下一刻就会溃散,而是维持着那种缓慢到极致的生长节奏。

它以苏清漪那动态消亡的残躯与镇秽石为土壤,以那灰白色的古老光芒为泉源,汲取着养分。

它的生长,肉眼根本无法察觉。唯有以百年、千年为尺度,或许才能看出些许不同。

但它确实在“活”着。

一种沉寂的、固执的、超越了常规生死定义的“活”。

苏清漪那被定格的意识,依旧悬浮在那片灰白的虚无之中。她感知不到外界,感知不到那株以她为温床生长出来的芽孢。她的世界,只剩下永恒的寂静,以及那段关于青冥草根源的古老记忆碎片,在不断回响。

她的赎罪,以这样一种她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式,变成了永恒的背景板,成了一个孕育未知的“环境”。

她的存在意义,被彻底颠覆和重构。

不知又过去了多久。

或许是无间花境又一次击退了小规模的污染潮,或许是遗尘谷又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净化丹药,或许是荆青冥的力量又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那一日,荆青冥于深定中醒来。

他心念微动,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秽寂深渊。

那株“寂灭孽芽”,依旧渺小,依旧在缓慢生长。

但在那墨绿色的、微微卷曲的嫩叶尖端,竟不知何时,凝结出了一滴极其微小的、晶莹剔透的——露珠。

那露珠奇异无比。

它核心处是一点极微小的白芒,如同浓缩的净化之光,外围却缠绕着丝丝缕缕的墨色气流,蕴含着寂灭与污秽的气息,最外层,又弥漫着一圈极其淡薄的灰白雾气,散发着那古老的寂灭生机。

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完美地融合在这一滴小小的露珠之中,达到了一个比芽孢本身更加精妙、更加稳定的平衡。

它悬挂在叶尖,将坠未坠,反射着深渊底部不存在的光,散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令人心悸又莫名宁静的波动。

荆青冥的目光,彻底凝固在这滴露珠之上。

即便是他,也从未见过如此奇物。

它似乎……同时是最好的解毒圣药,也是最烈的穿肠毒药;是滋养神魂的甘露,也是湮灭真灵的诅咒;是蕴含古老生机的源泉,也是播撒永恒寂灭的种子。

它的性质,完全取决于如何运用,以及……对谁运用。

这一刻,荆青冥那万古不变的心境,终于泛起了一丝真正的涟漪。

这由苏清漪的赎罪之终所孕育出的奇异存在,其价值,似乎远超他最初的预料。

这滴露珠,已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道”的显化,是无数极端巧合与因果碰撞出的奇迹。

他缓缓抬起手。

指尖的白焰黑莲微微旋转,一缕极其细微的、几乎不可见的根须虚影,穿透层层空间,悄无声息地探入了秽寂深渊底部,轻轻触碰了一下那滴墨绿叶尖上的露珠。

没有汲取,没有掠夺,只是触碰。

仿佛蝴蝶轻触花蕊。

嗡……

露珠轻轻一颤,漾起微不可察的涟漪。

那根须虚影瞬间收回,带回了一缕那露珠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法则气息。

白焰黑莲的光芒微微一亮,花瓣似乎更凝实了一分,莲心白焰跳动得愈发灵动。

荆青冥闭上眼,仔细体悟着那一缕法则气息。

枯荣、生灭、净秽、罪罚、孽赎……种种意境在他心间流转、碰撞、融合。

许久,他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了然与惊叹。

“原来如此……”

他低声自语。

苏清漪的赎罪,她的终结,阴差阳错之下,竟为他印证了《枯荣道典》的下一重境界,指明了前路的方向。

那滴露珠,就是一个路标。

他再次看向深渊,看向那株寂灭孽芽,看向那滴神秘的露珠,眼神已彻底不同。

不再是单纯的观察与审视,而是带上了一种…认可。

认可其作为一种“存在”的价值。

他心念一动,一道无形的、极其复杂的法则印记,穿透空间,轻轻烙印在了那株寂灭孽芽及其周围的虚空之中。

这不是保护,也不是禁锢。

而是一种“标记”与“隐匿”。

标记下它的坐标,确保它能被自己随时感知。同时隐匿它的气息,避免被外界其他存在(哪怕是花境内的)过早地发现、干扰或破坏。

就让它在那里,静静地生长吧。

让它继续汲取罪孽,转化污秽,凝结那奇异的露珠。

这株由苏清漪最终化成的奇异植物,已然成为了无间花境一个极其特殊、唯有荆青冥知晓的“秘藏”。

它的未来,依旧充满未知。

但至少此刻,它找到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意义。

荆青冥收回目光,指尖黑莲隐去。

他再次闭上双眼,继续他的道。

殿外,无间花境依旧运转,枯荣律法森严。

而在那至深的深渊之底,一株墨绿的嫩芽,叶尖悬着一滴晶莹的露珠,于永恒的寂静与消亡中,沉默地存在着,等待着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真正绽放的那一天。

苏清漪的故事,于此,才算真正落下帷幕。

以一种极其意外的方式,融入了更宏大的叙事之中,成为了主角道途上,一个带着悲怆与诡异色彩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