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卖鱼(2 / 2)

冯田嘿嘿一笑,接过水瓢,老老实实地去舀热水了。

杜若则走到一旁,抓了把小凳坐下,又从罐子里抓了把瓜子,慢悠悠地磕起来。

院子里只剩下冯田搓洗衣裳的“唰唰”声,和杜若偶尔磕开瓜子的轻微脆响,宁静而温馨。

等冯田把衣裳一件件拧干,抖开,晾在院中的绳子上,天已经快黑透了。

他走到杜若身边,伸出手想拉她起身。

杜若却将一直虚握着的手伸到他面前,摊开。

冯田低头一看,杜若的掌心中是一小把剥得干干净净颗颗饱满的瓜子仁。

冯田眼睛一亮,美滋滋地接过来,一股脑全倒进嘴里,嚼得喷香,然后咂咂嘴,故意大声说:“香!真香!比我剥的香多了!”

杜若忍着笑,白了他一眼,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瓜子壳:

“德行!走吧,别让江大娘等急了。”

两人便说笑着,并肩朝江大娘家走去。

第二天,他们依旧是一大早就去捕鱼。

前几天,杜若用了初中学过的“标记重捕法”,大致估算出这野塘里鱼的总量,再根据昨天售卖的情况,并预留出足够来年繁衍的种鱼。

两人计算出剩下的鱼大概还能卖上三四天,正好能卖到腊月二十九。

今天的生意依旧红火。

而最让他们惊喜的是,昨天买了鱼回去吃的顾客,觉得这鱼肉质鲜嫩紧实,没有土腥味,今天又特地找来。

其中一位穿着稍微好一点的人,一口气买了十几条大草鱼,说是要用来做腊鱼,过年待客。

更有人直接预定了年三十那天的大鱼,就图个杜若说的“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原本杜若和冯田还想着年三十能休息一天,但看到这主动上门的生意和亮闪闪的铜钱,哪还有休息的道理?

两人一口应承下来,当场收了定金,并靠脑子硬生生记住了对方的住址和所需鱼的数量。

接连又有好几家条件宽裕的过来预定,都是要年三十当天现提的活鱼。

两人记忆力虽好,也架不住预定的人多了,生怕忙中出错。

卖完鱼后,他们赶紧去找卖纸笔的铺子,想问买些纸笔来记录。

可一问价钱,最次的纸笔也贵得让杜若直咂舌,她实在舍不得。

回到家,杜若不死心,蹲在灶膛前,用烧火棍在冷掉的柴灰里扒拉了半天,总算找出几块烧过火但还残留着些许硬芯的木炭条。

她挑拣出形状合适硬度足够的,用干净的布条细细包裹起来,只露出一个能写画的尖头,一支简易的炭笔就算做成了。

同时,冯田则拿着砍刀上了山,砍了几根粗细适中的竹子回来,熟练的破开竹子,削制成一片片光滑平整的竹片。

杜若拿着自制的炭笔,在竹片上划了划,留下清晰的黑色痕迹。

她满意地点点头,对冯田说:“往后再有预定的,咱们就写两片竹片,一片写上预订人的姓名、住址和鱼的数量,咱们自己留着。”

“另一片同样的,交给预订人。到时候凭竹片来取鱼,对上了才给。这样就算人多记混了,或者有人想冒领,也蒙不了我们。”

冯田拿起一片竹片,看着上面杜若写出的清秀字迹,脸上露出了佩服的笑容。

这个法子,又省钱了,又稳妥。

昏黄的油灯下,夫妻俩一个写,一个削,为着他们红火起来的小日子,继续忙碌着,筹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