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哪里肯让她这样就走,赶紧让冯田去廊下拎了两只肥硕的野鸭过来,硬塞到李大娘手里:
“大娘,您教我们手艺,还给我们送菜,这两只鸭子您一定得拿着,不然我们这心里太过意不去了。”
李大娘推辞不过,看着那两只沉甸甸、毛拔得干干净净的肥鸭,又是无奈又是好笑,最终只好接过来,嘴里还嘀咕着:
“你们这两个孩子真是哪有人嫌肉多的?这年月,谁家会有吃不完的肉哟。好好好,我收下,收下。”
临走前,李大娘又想起一事,对杜若说:“对了,闺女,你上次不是提过一嘴想养只狗看家吗?”
“我帮你在隔壁村里寻摸了一只,说是挺机灵健壮的半大狗崽子。明儿个你要是有空,跟我一起去看看?合适的话,就直接抱回来养着。”
杜若一听,正合心意,连忙应下:“有空有空,谢谢大娘惦记着。明天什么时辰?我跟您去。”
两人约好了明日出发的时间,杜若和冯田一直将李大娘送到院门口,看着她提着鸭子走远,这才返回。
回到厨房,两人便按照李大娘传授的方法,耐心等待。
一个时辰后,杜若小心地拨开灰烬,露出里面的豆腐条。
原本白嫩的豆腐现在黑黢黢的,但形态依旧完整。
冯田生起小火,杜若则用锅铲小心地翻炒着锅里的灰和豆腐。
果然,在微火的烘烤和灰烬的作用下,豆腐条渐渐膨胀起来,体积变大了不少。
外壳变硬但不难闻,散发着混合了豆香和柏叶清香的独特气味。
熄火后,两人将灰豆腐捞出,放在盆里,用温水仔细冲洗,洗去表面的灰烬,露出里面微黄、布满细密孔洞的豆腐本体。
看着这神奇的转变,杜若对晚上的饭菜充满了期待。
冯田原本打算再炖一只清汤鸭,但杜若想换换口味。
她拿着个空碗,跑去江大娘家,厚着脸皮又要了一碗江大娘做的酱来。
晚上,冯田用这碗酱做底,加了水和调料,把野鸭炖上。
酱香浓郁,与鸭肉的鲜美交融,味道层次顿时丰富起来。
待鸭子炖得七八分烂,杜若便将洗干净的灰豆腐和那把翠绿的小青菜一起下锅。
灰豆腐果然极其吸味,在沸腾的酱色汤汁里翻滚,很快便吸饱了精华,变得饱满。
依旧是照旧,先舀出满满一大碗,连着鸭肉、灰豆腐和青菜,给杨存芝和狗娃送去。
回到家,两人坐在温暖的厨房里,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
灰豆腐入口,外层柔韧,内里孔洞中饱含鲜美的汤汁,咬下去几乎能在齿间迸溅。
豆香、柏香、酱香、肉香完美融合,口感独特,滋味十足,果然比寻常豆腐好吃许多。
青菜也清爽解腻,酱炖鸭肉同样酥烂入味。
两人吃得鼻尖冒汗,心满意足。
杜若一边吃着这充满智慧的农家美味,一边想着明日去看狗的事情。
只觉得这扎根于乡土的日子,虽然琐碎,却充满了踏实的暖意。
第二天,杜若早早起来,和李大娘汇合后,便一同往隔壁村走去。
路上,李大娘絮絮叨叨地跟杜若说着那小狗的情况。
是村里一户老实人家母狗下的崽,已经断奶能吃食了,性子活泛,看家护院是把好手。
到了地方,果然见到一窝毛茸茸的小狗在院子里打滚,其中一只通体嫩黄、只有耳朵尖和尾巴梢带点深色的小狗格外活泼,圆溜溜的黑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陌生人,一点也不怕生。
杜若一眼就相中了它。
主人家很爽快,知道是李大娘介绍的,也没要钱,只说以后家里有啥菜籽需要换的,记得想着他们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