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买肉(1 / 2)

足足排了两个多时辰,眼见日头已过中天,才总算轮到他们。

书吏抬起浮肿的眼皮:“姓名?丁口?田亩数?”

“黄山头村,张有福。”

张里正笑着递上户籍册:

“连新落户的杜氏夫妇,共领七户的种。”

书吏哗啦啦翻册子,突然皱眉:

“杜若?女的当户主?”

冯田上前半步:“我娘子。”

“嗬,倒是个疼婆娘的。”书吏打趣道,提笔勾画,仔细核对了户籍、田契后。

旁边的小吏按亩数称了足量的粮种,用厚实的麻袋装好递给冯田。

冯田接过单手掂了掂,分量不轻,心里对明年的收获更多了几分底气。

此时早已过了午时,冯田腹中饥饿,肠鸣如雷,正想招呼大家找个食铺随便吃点。

却见张里正和其他人都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自带的干粮。

张里正笑嘻嘻地分了几张杂面饼子给冯田:

“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带这个。快,接着,你大娘特意多做了几张,让我分给你垫垫肚子。”

冯田嘿嘿一笑,也不矫情,接过那粗粝扎手的饼子。

饶是如此,他还是坚持请大家去了旁边的茶摊。

“忙活一上午了,坐下喝碗热茶,就着饼子也舒服点。”

茶摊简陋,支着个破烂的棚子,摆着几张歪歪扭扭的桌凳。

一壶最便宜的粗茶,只要三文钱。

茶叶粗老,茶味苦涩,但一碗热腾腾的的茶水下肚,确实极大地熨帖了辘辘饥肠和被太阳晒得发蔫的精神。

众人就着茶水,啃着各自硬邦邦的干粮,竟也吃得颇为喷香。

张里正是个会过日子的,又让老板续了几遍热水,直到那海碗里的水再也喝不出半点茶味,彻底变成了白开水,才心满意足地咂咂嘴,作罢。

歇够了脚,喘匀了气,冯田让其他人在茶摊再等片刻,自己则和张里正往镇子另一头的砖瓦窑走去。

砖瓦窑的老板听说是要盖猪圈,便详细问了打算养几头猪,要盖多大的圈舍。

冯田早就和杜若商量过,初来乍到,先养两头试试水,积累经验。

老板心里飞快一算,噼里啪啦打着算盘,便报了个价钱。

张里正习惯性地清了清嗓子,就要开口施展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讲价,老板却抢先摆手笑道:

“张里正,您老别受累开口了,这已是咱这窑上能给的最低实价,童叟无欺。”

“规矩我懂,烧坏的砖瓦,照样饶给您,保证够您把猪圈盖得结结实实。”

张里正被噎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随即用手指点着老板,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老板的肩膀:

“爽快!老板是个爽快人!会做生意!以后村里再有起屋、盖圈的活计,还来找你!”

定好砖瓦过两日直接送到村里,两人不再耽误,转身往回走。

穿过喧闹拥挤的集市主街时,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背街小巷,冯田眼尖,瞥见巷子深处支着个简陋的肉摊。

“张叔,您稍等我一下。”

冯田说着,不等张里正回应,便迈开步子朝那肉摊走去。

摊主正拿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赶着苍蝇,见有客上门,立刻精神抖擞地吆喝起来:

“现杀的肥猪哦,新鲜极了。看看这膘,多厚实。”

案板上的猪肉还算新鲜,肥膘也确实颇厚,在白花花的日光下泛着油光。

冯田指了指那绺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五花肉,又指着旁边一堆雪白滑腻的板油:

“这个,还有这些板油,怎么卖?”

屠夫报了价,冯田也不多言,沉稳地还了一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