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谈完,张里正脸上又堆起了笑容,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今天来找你们呢,除了盖房这个事,还有个不情之请,想麻烦你们一下。”
“张叔您说,只要我们能做到。”
冯田爽快地说。
“是这样,”张里正道。
“我想请大侄你,赶车带我去一趟镇上,买些粮食回来。”
“村里有几户孤儿寡母,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得去拿点粮食接济一下。走着去太慢,有车方便些。”
他晃了晃刚才从陈郎中那里得来的那一两银子。
冯田自然是满口答应:
“这有什么麻烦的,张叔您稍等,我这就套车。”
他立刻动手,将车厢里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卸了下来。
搬进驴棚里放好,然后叮嘱杜若和黄雀看好家。
杜若点点头:“放心吧,家里有我,你和张叔路上小心。”
冯田套好车,请张里正坐上。
驴车骨碌碌地驶出宅基地,沿着村中的土路往镇子方向去。
路过张里正家时,张里正让冯田停了一下。
自己跳下车,飞快跑进家里,不一会儿,拿着一个布包和一个水囊出来了,里面是江大娘给他们俩准备的干粮和水。
他又对送出来的江大娘低声嘱咐了几句,让她去杜若那边陪陪。
说人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有个年纪大的女人陪着说说话也好。
江大娘是个热性子,一口应下。
回到车上,张里正将干粮分出一半,硬塞到冯田手里:
“大侄,拿着,路上垫垫肚子,算是叔麻烦你的谢礼,别嫌弃。”
冯田也不是扭捏的人,道了声谢,接过来就大口嚼了起来。
依然是杂粮饼子,虽然粗糙,但顶饿。
这边,江大娘也手脚利索地锁好门,挎上一个小篮子。
里面放了两张还温热的饼子和一小罐自己腌的咸菜,朝着村边小河岔口走去。
还没走近,江大娘第一眼就看见了杜若垒的那个灶台。
虽然被钱老大踹塌了一角,但又被杜若修整过,现在整体形状方正,石块垒得紧密,层次分明。
她围着灶台转了两圈,忍不住啧啧称赞:
“哎呦,大侄女,你这灶台垒得可真板正!瞧瞧这缝,多严实!一看就是利索人干的活!”
杜若正弯腰收拾地上的石块,闻声抬头,见是江大娘,连忙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笑着迎上来:
“江大娘,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她话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自己这“家”连个能坐的凳子都没有,顿时有些窘迫。
江大娘浑不在意,目光在空地上扫了一圈,找了块表面平整、相对干净的大石头。
用袖子拂了拂上面的浮土,就坐了下来,然后热情地招呼杜若:
“来来来,大侄女,别忙活了,过来陪大娘说说话,吃点东西。我带了饼子和咸菜,咱娘俩一起吃。”
她打开罐子,用自带的小木筷挑了一筷子带着酱香的咸菜,不由分说就塞到了杜若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