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准备工作(2 / 2)

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如同缓慢移动的蚁群,堵塞了前方的道路。

这些人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拖家带口,推着独轮车或背着破旧的包袱,脸上带着麻木、绝望和饥饿的神情。

这与坐在结实驴车上、穿着厚实新棉袄皮靴、面色红润的冯田杜若形成了极其刺眼的对比。

杜若心里咯噔一下,让冯田将车停在稍远一些的路边。她跳下车,小心翼翼地走近队伍末尾,找了几个看起来面善些、同样落在后面的妇人搭话。

“这位大嫂,请问你们这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杜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柔和无害。

那几个妇人警惕地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衣着干净,面色也好,不像坏人,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才叹了口气,哑着嗓子回答:

“还能从哪来?北边栾州来的,家里遭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房子塌了,牲口冻死了,人也没了好多。活不下去了,只能逃荒……”

“朝廷下了令,让我们这些人往江西南道那边去,说那边暖和有粮,能有条活路。”另一个妇人补充道,眼神空洞。

“可是这千里迢迢的,粮食早就吃光了,天又这么冷……”她没再说下去,但那种深沉的绝望感几乎要溢出来。

杜若心里暗道不妙,谢过几位妇人,快步回到驴车边,将打听到的消息低声告诉了冯田。

两人立刻拿出那张简陋的地图铺在车辕上看。地图上线条简单,但清晰地显示,通往南方下一个城池安阳县的官道,有且仅有这一条。

这意味着,他们除非现在就掉头返回小镇,否则,就只能跟着这支队伍一起走。

和这样一支庞大、饥饿、绝望的灾民队伍同行,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与土匪同行。

人饿极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易子而食在史书上并非罕见记载。

他们这辆驴车,这头牲口,车上的粮食行李,在他们二人看来是活命的依仗,在这些灾民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肥羊”。

两人面面相觑,脸色都凝重无比。返回小镇?不甘心。原地等待?变数更大,而且同样不安全。

“怎么办?”杜若的声音有些发紧。

冯田沉默地看了一眼那望不到头的、缓慢蠕动的灾民队伍,又回头看了看他们的驴车和车厢,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坚定。

“走!”他沉声道,“跟在他们后面,保持距离。我们有刀有箭,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晚上轮流守夜,警醒点。”

这无疑是冒险的决定,但自己这边的武器和冯田的身手,给了二人勇气。

于是,驴车再次启动,远远地、小心翼翼地坠在了灾民队伍的末尾,保持着约莫一里地的距离。

这个距离既能看清前方队伍的动向,又能在发生变故时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灾民的队伍行进得极其缓慢,如同垂死的巨虫在蠕动。

哭喊声、咳嗽声、呵斥声、木轮吱呀声混杂在一起,伴随着寒风,时不时传到二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