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月,恰逢端午。杭州习俗,此日不论贫富都要到西湖观赛龙舟。碧瑶带着丫鬟也来游玩,不意在断桥边与人拥挤,失足落水。正当危急,忽见一叶小舟驶来,船上人跃入水中相救。待救上岸来,碧瑶才看清竟是那日父亲说起的新知府。
原来念云这日微服私访,恰巧路过。见落水的是个姑娘,忙命船家救人。此时碧瑶衣衫尽湿,念云解下外袍与她披上,亲自送回沈家。沈文渊千恩万谢,定要留饭。念云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席间碧瑶偷眼观瞧,见这位知府大人眉目清朗,谈吐文雅,不觉芳心暗动。念云见她知书达理,亦生好感。自此二人常有诗词往来,沈文渊乐见其成,这年八月便择吉日成了婚。
却说杭州有个落魄书生姓贾名仁,原是陈廉远房表亲。这日偶然在楚府门外看见念云,觉着面善,细打听才知是楚云之子。想起当年旧事,顿生歹念。这贾仁本是个无赖,当即写了封密信,声称握有楚云与襄阳王往来证据,要念云出银千两买回。
念云接到信又惊又怒,与碧瑶商议。碧瑶道:“此事蹊跷,不如禀告父亲大人。”便修书一封,差心腹送往黄山。楚云见信沉思良久,回书道:“当年涉案人证俱已不在,此必讹诈。可如此如此。”
念云依计,假意答应交易,约贾仁在灵隐寺相见。那贾仁只道得计,兴冲冲前来。不料刚进禅房,就被周主簿带人拿下。原来楚云接到信后,特请周主簿从襄阳赶来作证。这周主簿如今已升任刑部主事,当场认出贾仁是陈廉亲戚。
贾仁见势不妙,只得招认讹诈。念云本要重办,周主簿劝道:“他虽可恶,罪不至死。不如发还原籍管束。”遂将贾仁递解回乡。
经此一事,念云愈发出名。在任上兴修水利,整顿盐务,很做了几件利民之事。这年江浙大旱,念云开仓放粮,又捐出自家积蓄,救活无数灾民。皇上闻奏,特擢升为浙江巡抚。
碧瑶连生二子,长子取名继祖,次子取名承宗。继祖周岁那日,阖府庆贺。忽门上报说有个老尼求见。念云出迎,见是水月庵现任主持,忙请入内堂。老尼从怀中取出一串念珠:“这是先师太遗物,嘱我交与大人。”念云认得是母亲旧物,不禁泪下。
自此念云将念珠常带身边,每逢疑难便捻珠沉思。这日审理一桩命案,有张姓布商被杀,所有证据都指向其妻弟。念云细阅卷宗,觉着疑点甚多,夜间对珠沉思至三更。恍惚见一女子身影,手指东南方。醒来即命差役往城东南暗访,果然查出真凶原是死者的生意对头。
碧瑶见念云日渐消瘦,特命厨下炖了参汤。念云叹道:“今日若非母亲冥冥中指点,险些冤枉好人。”遂将梦中之事说了。碧瑶道:“婆母在天之灵,始终护佑着夫君。”次日便与念云同往慈云庵进香。
再说楚云在黄山修行,这年已是八十高龄。一夜忽梦玉娘来接,自知大限将至,将念云唤至榻前:“我一生坎坷,晚年得你尽孝,已无遗憾。你母亲等我三十余载,今当同去。”又将一本手札交与念云:“此我平生所悟,留与子孙。”
念云大哭,为父亲料理后事,与母亲合葬一处。守孝期满,皇上念其政绩卓着,召入京城任户部侍郎。临行前,念云将父母故居改为祠堂,供奉珍珠衫与那串念珠。
时光荏苒,继祖、承宗皆已长大成人。继祖十九岁这年科举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这日往拜座师李尚书,尚书夫人见他一表人才,欲将侄女许配。继祖婉拒道:“家父有命,婚姻当由祖籍长辈做主。”
原来念云牢记父亲教诲,凡事不忘根本。这年秋闱,承宗也中了举人。兄弟二人同往黄山祭祖,在祖宅中发现楚云手札最后一页写着:“吾孙婚配,当选心地纯良之家,勿慕权势,勿贪富贵。”
恰逢沈文渊带着家小来扫墓,说起杭州近来有件奇事:有个胭脂铺老板娘王氏,年轻时曾与贾仁有染,如今贾仁穷困潦倒,反来讹诈,被街坊拿送官府。继祖闻言心动,暗访得知这王氏正是当年引诱玉娘的王婆之女,叹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承宗在黄山结识一猎户之女,虽出身寒微,却性情刚烈。某日承宗遇虎,幸得此女相救。念云得知后非但不嫌其家世,反备厚礼往聘,笑道:“当年祖父祖母若论门第,何来我家今日?”
这年除夕,楚府格外热闹。念云与碧瑶端坐正堂,继祖带着新妇林氏、承宗与猎户女周氏一同拜年。酒过三巡,忽有圣旨到,擢升念云为户部尚书。全家庆贺之际,念云却取出珍珠衫对儿孙道:“此物见证我家三代悲欢,你们当知荣华富贵皆如浮云,唯德行方可传家。”
正说着,门外来一老僧求斋。念云亲自迎入,见这僧人气度不凡,问起来历,老僧合十道:“贫僧从襄阳来,曾与令尊有一面之缘。”取出一个破旧荷包,竟是当年玉娘亲手所绣。念云知遇异人,恭请上座。
老僧道:“令尊令慈早已超生善处,施主不必挂怀。楚家子孙当以‘仁义忠孝’四字传家,必得绵延。”说罢飘然而去。念云追出门外,已不见踪影,唯见天边明月皎洁,星河璀璨。
自此楚家世代谨守祖训,继祖官至礼部侍郎,承宗不愿为官,在黄山建书院教书育人。那件珍珠衫与念珠作为传家之宝,每逢大事便请出供奉。后有楚家子孙游宦至襄阳,见城郊有座无名古墓,当地人称“珍珠冢”,每逢清明总有人焚香祭拜,方知是陈廉后人暗自忏悔。这正是:珠衫犹在证前缘,念珠常转悟真禅。善恶到头终有报,仁义传家福绵延。星河灿烂。自此看破红尘,将家产尽数变卖,在黄山建了座慈云庵,供奉玉娘灵位。那楚念云后来科举高中,官至知府,为官清正,每有疑难必到庵中求签,往往灵验非常。这真是:珠衫犹在人已非,善恶到头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