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126章 璇玑图缘

第126章 璇玑图缘(1 / 2)

诗云:

天孙织就璇玑纹,散入人间几度春。

莫道机缘无定数,从来巧拙总由心。

话说成化十二年,杭州府仁和县有个绣娘姓苏名慧娘,祖籍金陵。其母生前乃江南第一神针,传下幅《璇玑回文图》,纵横各二十九字,可正读反读、斜读环读,竟得诗三千七百余首。慧娘年方二八,眉眼如画,十指生春,只在清河坊开得小小绣庄度日。

这年端阳,钱塘江上赛龙舟,慧娘收摊晚归。忽见泼皮拦路,要收什么“织锦税”。正争执间,恰逢新科进士陆文翰省亲路过。这陆公子乃南京礼部尚书侄儿,喝退泼皮,又见慧娘篮中绣帕惊艳,特订苏绣屏风为祖母祝寿。

慧娘连夜赶工,用尽五色丝线。这日绣到《璇玑图》中“仁智怀德圣虞唐”一句,忽觉指尖刺痛,血珠竟在素绢上化出凤凰纹!惊疑间闻得叩门声,原是陆家送来谢仪:纹银百两并旧书数卷。中有本《织机经》,页间夹着张发黄官凭——竟是成化八年扬州织造局督办文书。

当夜慧娘挑灯翻书,见文书钤着“淮南王府”朱印。忽听梁上异响,跃下黑衣人道:“姑娘莫惊,某乃锦衣卫暗桩沈青。此文书关系漕运亏空大案,求借一观!”慧娘战战兢兢递书,那人记下关要,留下铁牌道:“他日有难,可至北新桥酒肆寻沈掌柜。”

旬日后祸事突至:扬州押来官差,锁拿慧娘上堂。原来淮南王府告发苏家私造龙纹绣品,图谋不轨!公堂上展开证物,竟是慧娘前日所绣屏风——那血染凤凰被改作五爪金龙,双眼嵌着禁用的东珠。

慧娘喊冤不止,知府却呈上“铁证”:苏家绣庄地窖竟藏龙袍三件!正当画押时,忽闻堂外鸣冤鼓震天。陆文翰携老仆闯堂,呈上真屏风:“此乃学生祖母亲见之物,龙纹实为凤穿牡丹。”又指假屏风道:“这金线乃今年新贡,苏姑娘去年怎得先用?”

案情逆转时,突有驿马飞报:扬州大牢死囚临终忏悔,招认诬陷苏家。众人惊疑间,慧娘瞥见旁听席闪过沈青身影,心知必有玄机。果然退堂后,陆文翰低语:“家叔查得此案牵扯盐引之争,姑娘且暂避风头。”

慧娘遂闭门谢客,夜夜研读《织机经》。这日翻至末页,见夹层有血书半幅:“成化八年冬,见王府吞漕粮百万石,录册藏于...”余字被污。慧娘取璇玑图覆其上,映灯透视,竟现出“扬州大明寺藏经阁”八字!

正欲告知陆公子,忽闻破门之声。但见火把如龙,淮南王府长史喝道:“奉旨查抄逆产!”竟将绣庄焚毁,慧娘被强押入京。途经镇江,船翻人坠,迷糊间被商船所救。船主名唤朱守仁,实乃微服南巡的成化帝!

原来天子因漕运亏空甚巨,暗访江南。慧娘泣诉冤情,又呈血书碎片。帝讶然:“朕幼时曾见相似血书,乃前扬州知府绝笔。”遂携慧娘同行,扮作父女查案。

至扬州大明寺,遇老僧阻挠藏经阁。慧娘灵机一动,将璇玑图绣样拼成密锁图形,竟打开暗室。内除账册外,更有骇人之物:龙袍十二袭并北元国书!此时伏兵四出,住持狞笑:“尔等自投罗网!”

危急时忽闻佛号震天,沈青率锦衣卫破墙而入。原来他早盯上寺中倭寇,今日收网。混战中慧娘被掳,囚入地下秘窟。黑暗里摸得四壁刻纹,竟与璇玑图一般无二!依韵脚推敲,触动机关,现出前朝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