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125章 宝篆奇缘

第125章 宝篆奇缘(1 / 2)

诗云:

紫府玄文隐翠微,尘寰谁解个中机?

莫道精诚金石透,从来造化最稀奇。

话说永乐七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书生姓陶名允明,表字昭文。祖上原是洪武朝翰林学士,传下满架藏书并一方古砚。这允明年方十九,生得玉山朗朗,目若明星,只是时运不济,父母早亡,守着城外三亩薄田、半架残书度日。

这年清明,允明祭扫归来,见雨打桃花落满径,正自嗟叹,忽见青石缝中透出金光。拨开看时,却是个鎏金铜盒,刻着蝌蚪符文。盒中藏有羊皮卷,上书《太乙宝篆》四字古篆,内中图文皆用朱砂绘就,云霞明灭间似有灵光流动。

允明知是异宝,连夜秉烛研读。原来此卷乃汉末左慈所传,载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诸般法术。末页朱笔警告:“修此法者,非大德行不得善终。”允明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便将宝篆供于案头,依旧苦读诗书。

岂料三日后怪事频生:先是灶台米瓮无端盈满,继而残破窗纸自补如新。这夜允明抄书困倦,伏案小憩,朦胧间见宝篆腾空展开,朱文化作红衣童子揖道:“小奴乃书灵云篆,感君正气,愿供驱策。”允明惊觉,竟是南柯一梦。

次日有媒婆上门,说是城中沈员外欲招西席。这沈万金原是徽州盐商,捐得员外郎衔,宅邸连云,仆婢成群。独生女名唤琼英,年方二八,精通诗画,只是体弱多病。允明正愁生计,便应了馆约。

谁想进了沈府才知端倪:那琼英小姐居所竟有武师把守,绣楼门窗皆镶铁板。老仆悄言:“小姐去岁中秋坠楼,醒来便得离魂症,时常夜半作男子声叱咤。”允明教书时,见琼英果然目滞神呆,唯谈及丹青时眸中偶现灵光。

这夜允明批课业至三更,忽闻西园哭声凄切。循声见琼独立于枯井边,作揖道:“陶先生救我!我本扬州举子张子衡,去年赴考途中被沈万金谋财害命,抛尸此井。冤魂附于小姐之身,求先生申冤!”言毕昏厥在地。

允明惊骇欲逃,却见宝篆自袖中飞出,朱文照彻井底——果有白骨森然!正犹豫间,闻得脚步声响,急忙背起小姐躲入假山。来者正是沈万金与管家,持刀查看井口:“方才明明听见人声...”

允明待其离去,忽觉掌心灼热。展看宝篆,现出新文:“速往县衙击鼓,自有神助。”当下咬牙背起琼英,逾墙而出。才至衙前,恰逢按察使微服夜巡,当即接下状纸。

却说沈万金见事败露,重金贿赂知县,反诬允明妖术惑众。公堂上剑拔弩张时,忽闻雷声大作,宝篆自允明怀中飞出,当空展现血书:“永乐六年八月十五,沈万金劫我纹银三百两,断喉于枯井!”字迹正是张子衡笔迹。

满堂骇然间,井中白骨竟自行飞至公堂,颈骨刀痕宛然。沈万金瘫软伏罪,秋后问斩。琼英小姐苏醒后全不记前事,只道:“恍惚见金甲神人喂我红丸。”沈夫人感念恩德,欲将琼英许配允明。

新婚夜,允明揭盖头时惊见琼英眸中异光:“陶郎莫怕,我乃宝篆书灵。张子衡冤魂已超生,特借小姐身躯报恩。”言罢取出金盒:“此乃左慈遗宝‘五雷印’,可镇妖邪。然三年后必有大劫,须往龙虎山求张天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