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两次称王的机会摆在陈芝豹面前,可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第一次,是他主动提出,要将北凉王的位置让给陈芝豹,自己则留在太安城,可陈芝豹却以 “义父尚在,儿臣不敢僭越” 为由,拒绝了他的提议;第二次,离阳新帝登基后,对陈芝豹十分赏识,想要封他为王,可陈芝豹依旧拒绝了,他说自己只想留在北凉,辅佐义父,守护北凉的百姓。
不仅如此,就连天上的仙人,以及世间那些顶尖的谋士,都对陈芝豹赞赏有加。执棋人黄三甲,更是为陈芝豹留下了 “白衣一并斩龙蟒” 的话语,甚至还计划在青衣曹长卿死后,将曹长卿的气运转给陈芝豹,助他成就大业,可即便如此,陈芝豹还是拒绝了。
徐骁心中清楚,陈芝豹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他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屑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在陈芝豹的心中,他是义父,吴素是亲母,齐当国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自从京城白衣案发生后,陈芝豹便一直想要出兵太安城,为吴素报仇雪恨,可每次都被吴素制止了。直到吴素去世,他确定由徐凤年接手北凉,陈芝豹的情绪才变得更加复杂。
吴素的死,不仅是他心中最大的痛,同样也是陈芝豹心中过不去的坎。陈芝豹一直认为,是离阳皇室和京城里的那些阴谋家,害死了他视若神明的义母。这份仇恨,陈芝豹埋在心底深处,从未忘记过。这些年来,陈芝豹心中的痛苦,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诉说过,生性骄傲的他,也不屑于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徐骁还记得,陈芝豹平日里总是爱穿白色的衣服,一开始他还不明白原因,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吴素生前喜欢白衣,觉得素雅的白袍带有书卷气,陈芝豹穿白衣,是为了纪念吴素。徐骁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他知道,陈芝豹对吴素的感情,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深厚。
在徐凤年在铁门关外斩杀韩貂寺和想要当皇帝的赵楷时,陈芝豹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陈芝豹一直看不上徐凤年,觉得他就是一个只会遛狗斗鸡的纨绔子弟,根本不配继承北凉王的位置。可当看到徐凤年为了给母亲报仇,不惜以身犯险,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后,陈芝豹开始对徐凤年有所改观。
后来,徐凤年孤身一人前往北莽,历经生死考验,最终平安返回,并且在北莽斩杀了多个高手,收服了谋士徐北枳。陈芝豹看到徐凤年的成长和变化后,心中也明白了,义父徐骁看人是没错的,徐凤年确实有能力接手北凉,也有担当守护北凉的百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芝豹的心中,开始有了新的打算。
所以,当离阳皇帝再次秘密派人前来,游说陈芝豹前往西蜀自立为王时,陈芝豹答应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既能实现自己心中抱负,又能为徐家留下后路的机会。
做出决定后,陈芝豹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典雄畜和韦甫诚等人,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告诉了他们。他对众人说:“我决定前往西蜀称王,你们若是愿意跟随我,便收拾行囊,跟我一起走;若是不愿意,便继续留在北凉,辅佐我义父和世子殿下。”
那天晚上,陈芝豹的营帐内灯火通明,典雄畜、韦甫诚等人围坐在一起,争论了很久。他们有的担心跟随陈芝豹前往西蜀后,会背上 “叛贼” 的骂名;有的则相信陈芝豹的能力,愿意跟随他去开创一番新的事业。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最终,典雄畜和韦甫诚等人决定跟随陈芝豹前往西蜀,他们还带领着自己手下的一部分精锐士兵,一起离开了北凉。
消息传出后,整个北凉都为之震动。在外界看来,陈芝豹之所以要叛出北凉,前往西蜀封王,是因为他和徐骁、徐凤年父子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徐骁年事已高,北凉王的位置迟早要有人继承。按照名分,徐凤年作为嫡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可按照军功和能力,很多人都觉得陈芝豹更合适。
陈芝豹是北凉铁骑的二当家,多年来南征北战,军功赫赫,用兵如神,“小人屠” 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在北凉军中,他的威望一度比徐凤年这个世子殿下还要高。陈芝豹有着自己的骄傲,他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实打实的军功和能力换来的,他看不起徐凤年早年那种纨绔作风,认为徐凤年根本不配坐在北凉王的位置上。
很多人都在为陈芝豹打抱不平,觉得他为北凉流了那么多血,立了那么多功,最后却要把北凉王的位置让给一个曾经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就算徐凤年后来通过游历和历练,有了很大的成长和变化,但在陈芝豹这种极度骄傲的人看来,徐凤年依旧不够资格。让他向徐凤年俯首称臣,听从徐凤年的调遣,这是陈芝豹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这种不甘心,这种对徐凤年的不满,成为了促使陈芝豹离开北凉的重要原因。
可只有徐骁、陈芝豹和已经去世的李义山知道,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陈芝豹叛出北凉,前往西蜀称王,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谋划 —— 为徐家留下一条退路和后手!这一点,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也最能体现出陈芝豹这个人的复杂和深沉。他的 “叛逃”,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苦肉计,是他和李义山、徐骁三人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盘大棋。
徐骁、陈芝豹和李义山,都是智商超群、深谋远虑的人。他们早就看穿了离阳朝廷的阴谋。当初,离阳朝廷任命赵楷手持黄瓶,前往蜀地称王,其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北凉。一旦赵楷在蜀地站稳脚跟,那么蜀地就会成为北凉的一大威胁,让北凉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蜀地的进攻,无法专心应对北莽的威胁。
好在,在铁门关外,徐凤年为了给母亲报仇,斩杀了韩貂寺,之后又逼死了想要前往西蜀称王的赵楷。徐凤年的这一举动,虽然是为了复仇,却误打误撞地破坏了离阳朝廷的阴谋,让赵楷无法顺利进入蜀地称王,也暂时解除了北凉来自蜀地的威胁。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陈芝豹第一时间找到了徐骁和李义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陈芝豹认为,离阳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再次寻找机会,对北凉进行牵制。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找一个合适的人,前往蜀地,占据蜀地,这样既能阻止离阳朝廷的阴谋,又能为北凉留下一条后路。而他,愿意承担起这个重任。
徐骁和李义山听了陈芝豹的想法后,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陈芝豹的能力,也明白陈芝豹的用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最终同意了陈芝豹的提议,三人一起制定了这个 “叛逃” 计划。为了让这个计划更加逼真,不被任何人察觉,他们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徐凤年在内。
如今,徐凤年顺利从北莽返回,并且在军中历练期间表现出色,已经具备了守护北凉的能力。就在这个时候,离阳皇帝再次派遣密使,前来游说陈芝豹,让他前往西蜀称王。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正好符合他们三人之前的谋划。于是,陈芝豹便顺水推舟,答应了离阳皇帝的要求。
在离阳皇室看来,谁当蜀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牵制住北凉,让北凉无法全力对抗朝廷。所以,当陈芝豹表达出愿意前往西蜀称王的意愿后,离阳皇室便立刻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身上,他们觉得陈芝豹是制衡北凉的最佳人选。可离阳皇室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个决定,正好中了徐骁、陈芝豹和李义山的下怀。
陈芝豹 “叛出” 北凉,前往西蜀自立为王,表面上看,他是离阳朝廷用来制衡北凉的棋子,可实际上,他是徐骁为徐家和北凉留下的一条退路和后手。徐骁、陈芝豹和李义山都清楚地知道,北莽和北凉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如今的徐家,虽然手握北凉铁骑,实力不俗,但想要全力对抗北莽,胜负依旧难料。万一北凉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徐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如果有陈芝豹这个 “叛出” 北凉的人,占据了西蜀,手握重兵,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陈芝豹在西蜀站稳脚跟后,就成为了徐家的一条退路。将来无论中原的局势如何变化,无论北凉最终的结局是好是坏,徐家都还有一个去处,都还能保留一份香火情和一定的力量,不至于彻底覆灭。
徐骁将信封紧紧握在手中,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些过往的事情,以及他们三人之间的谋划。他知道,陈芝豹此去西蜀,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离阳朝廷不会轻易信任他,西蜀的各方势力也会对他虎视眈眈。但他相信陈芝豹的能力,相信陈芝豹一定能够在西蜀站稳脚跟,完成他们共同的谋划。
他挥了挥手,示意守在不远处的亲卫过来。亲卫走到凉亭内,恭敬地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徐骁缓缓说道:“将去拂水房通知褚禄山,密切关注离阳朝廷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亲卫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退了下去。
徐骁重新靠在躺椅上,双眼微闭,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凉亭外的蝉鸣声依旧不断,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他都会和徐凤年一起,守护好北凉的百姓,守护好徐家的未来。而陈芝豹在西蜀的存在,将会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在关键时刻,为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现在,他只需要静静等待,等待着离阳官方公布陈芝豹前往西蜀称王的消息,等待着这场大棋,一步步走向他们预期的结局。
————————————————
正所谓:
北凉王府偏厅旁,徐骁立门细听详。
凤年细说北莽险,生死考验一桩桩。
老父闻之心如绞,愧疚难掩泪两行。
转身回房愁绪绕,昏昏入梦见亡妻。
笑把儿事与妻讲,凤年已长成栋梁。
文武双全人称赞,唯有一事费思量。
身边红颜常相伴,不似自己只爱妻。
转瞬一年夏日到,芝豹西蜀称王道。
北凉上下皆震动,谁知此乃计一条。
徐李芝豹早共识,北莽一战迟早遭。
留条后路在西蜀,徐家北凉得护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