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3章 书房试探义子魂 老卒归去梦犹存

第3章 书房试探义子魂 老卒归去梦犹存(2 / 2)

许涌关拉着来人的手,小心翼翼地将他引到院内的石凳上坐下。石凳是用一块整块的青石凿成的,表面有些粗糙,却很结实。他自己则摸索着走到屋角的灶台边,拿起一个缺了口的粗瓷茶壶,倒了杯粗茶。茶水是前几日泡的,早已凉透,可他却毫不在意,端着茶杯走到来人面前,递过去说:“老哥哥,你先喝口茶润润嗓子。这茶虽然不好,却是我自己种的,你别嫌弃。”

来人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虽然凉了,却带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他声音清淡却带着暖意:“这茶很好喝,比我家里的好茶还对胃口。许老弟,这都是北凉王应该做的。当年若不是你们这些老卒在战场上无畏生死,浴血奋战,哪有现在百姓们安稳的日子,哪有北凉的太平。你们的功劳,北凉不会忘,百姓也不会忘。”

许涌关听到这话,眼眶更是发热,他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茶水差点洒出来。他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的一生,仿佛要把憋在心里几十年的话,都一股脑地说出来:“老哥哥,我老许啊,曾经也是北凉铁骑中的一员。虽然只是鱼鼓营里的末等骑卒,但那可是大将军麾下死战第一的鱼鼓营啊!当年西垒壁大战,你是没见过那场面,真是惨烈啊!”

他顿了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声音带着些许哽咽:“那时候,我们鱼鼓营近千人,守在西壁垒前线。敌人的箭像下雨一样射过来,还有投石机投出的巨石,砸在我们的阵营,震得我们耳朵都嗡嗡响。可没有一个人后退,大家都喊着‘死战不退’,拿着刀枪冲上去,跟敌人拼命。最后虽然为大将军拿下西壁垒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我们营里,也就只剩下十六个人活了下来。我老许能活着,算是命大,都是托了弟兄们的福啊。要是没有弟兄们替我挡箭,我早就死在战场上了。”

“当时我的左眼中了一箭,那箭羽还在不停地颤动,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流进了我的嘴里,又咸又腥。疼得我差点晕过去,眼前一片漆黑。可我知道,我不能倒下,身后就是兄弟们的性命,就是北凉的土地。我一咬牙,伸出手,一把抓住箭杆,直接把箭连着眼珠子一起拔了出来!鲜血一下子就喷了出来,溅了我一脸。我抹了把脸上的血,拿起刀又冲了上去,直到最后力气耗尽,昏死在死人堆里,才被后来打扫战场的战友救了下来。” 许涌关说着,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左眼,那里只剩下一个凹陷的疤痕,他的手指轻轻在疤痕上摩挲着,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那钻心的剧痛。

喝了口茶,平复了一下情绪,他继续说道:“后来啊,大将军灭了六国,帮离阳王朝统一了天下。他被封为北凉王后,我也跟着来到了北凉。那时候,我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可心里高兴啊,觉得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卸甲归田的时候,我攒了些钱,是大将军赏的,还有我这些年打仗攒下的军饷。本想着能在北凉买个小院子,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可没想到,这些年来,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地先我而去。有的是因为战场上的旧伤复发,有的是得了重病没钱医治,还有的是意外去世。我攒下的那点钱,全都用来给他们置办棺材、料理后事了。看着老兄弟们一个个离开,我心里真是难受啊,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就会想起当年在战场上一起喝酒、一起杀敌的日子。”

说到这里,许涌关的声音变得有些伤感,他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那双手上满是老茧和疤痕,那是岁月与战火留下的印记。“再后来,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家里的柴火不够用了,我就想着上山烧点炭。结果那天风特别大,炭窑里的烟倒灌进来,我没来得及躲开,又把另一只眼睛给熏瞎了。这下好了,彻底成了个瞎子,外人都叫我瞎子老许。那段时间,我真是觉得活着没啥意思,每天除了弄点吃的,就想去闹市听听声音,好歹能知道外面的世界还在转。有时候坐在院子里,就会想,我这一辈子,到底图个啥?瞎了双眼,无儿无女,老兄弟们也都走了,活着还有啥意义呢?”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遇到了那个姓徐的公子。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特别暖和,我想着去闹市听听说书先生讲段子,就慢慢悠悠地往城里走。走到大街上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人的吆喝声。我来不及避让,就被几个膏粱子弟的马给撞了,腿也被他们的马蹄踩断了。我疼得在地上打滚,气不过,就骂了他们几句,说他们仗势欺人,没有天理。结果那些膏粱子弟不仅不道歉,还下了马,拿起马鞭就要打我,甚至还说要杀了我,让我知道他们的厉害。就在这时候,那个姓徐的公子冲了过来,他挡在我身前,对着那些膏粱子弟厉声呵斥,还让人把我扶起来,送我去看大夫。”

许涌关的语气里满是感激,他抬起头,仿佛能看到那位徐公子的模样:“那个徐公子是个好人啊,他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经常来我这破茅屋里陪我喝酒、唠嗑。他每次来,都会给我带些好酒好菜,有时候还会给我讲外面的新鲜事。我没事呢,就给他讲当年我们大将军马踏六国的事迹,讲西垒壁大战的惨烈,讲鱼鼓营兄弟们的英勇。之后运气就好起来了,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每个月都有衙门送来的银两,破茅屋也让你安排人修缮了,漏雨的地方都补好了,冬天再也不用挨冻了。我知道,这肯定是那位徐公子帮的忙,可我连他的全名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姓徐。”

后来,许涌关从街坊邻居的口中得知,那位姓徐的公子离开了北凉。听到这个消息,他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就像失去了一个亲人一样。平日里,他也就只能和眼前这位 “衙门老哥哥” 唠唠家常,打发时间。这位老哥哥比他大几岁,说话温和,待人亲切,一直亲切地叫他 “许老弟”,对他也十分照顾,隔三差五就会来看他,送些银两和生活用品。

闲聊中,许涌关喝了口酒,酒是那位老哥哥带来的,度数不高,却很醇厚。他脸上泛起红晕,忍不住说出了自己一生的遗憾:“老哥哥,我这辈子啊,啥都不图,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走近了看一看大将军。你不知道,我有个过世的老兄弟,当年也是鱼鼓营的骑卒。景阳一战的时候,坑杀数十万降卒之际,他离大将军只有一百步的距离。他说,当时大将军穿着玄黑的铠甲,骑在黑马上,虽然身材不高,却像一座山一样,让人心里踏实。卸甲归田后,他天天拿这事跟我炫耀,说他见过大将军最威风的样子,还说大将军当时还看了他一眼。就连他闭眼的时候,还在念叨这事,说这辈子值了,见过大将军。真是把我羡慕坏了,到死都还跟我较劲,你说他气人不气人。”

说到这里,许涌关忍不住笑了起来,可眼角却泛起了泪光。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看一看那位带领他们征战沙场、平定天下的大将军,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他也觉得值了。

听到这里,被许涌关当成 “衙门官员” 的来人,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语气和善,风轻云淡地说:“徐骁啊,也无非是一个驼背老卒罢了,个子不高,背还有点驼,脸上全是皱纹,有什么好看的。”

就是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却像一道惊雷,瞬间让许涌关头脑一片空白。他手中的装酒的碗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酒液洒在青石板上,散发出阵阵酒香。他虽然双目失明,但能从尸山血海中活下来,心思远比常人敏锐。在北凉这片土地上,谁不知道徐骁是北凉王,是大柱国,是统领三十万北凉铁骑的大将军?谁敢直呼其名,还说他 “不过是个驼背老卒”?除了北凉王徐骁本人,还能有谁?

许涌关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的嘴唇哆嗦着,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声音。他不顾徐骁的阻止,一把丢掉手中的拐杖,因为激动,身体晃了好几下,才挣扎着跪伏在地上。他的膝盖重重地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可他却感觉不到疼痛。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死死压抑着一位老卒的激情哭腔,声音沙哑地磕头道:“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鱼鼓营末等骑卒许涌关,参见徐将军!”

在许涌关这些老卒心中,大柱国也好,北凉王也罢,都只是外人的称呼,是朝廷给的封号。在他们心里,徐骁永远是那个带领他们冲锋陷阵、同生共死的 “徐将军”,这个称呼,比任何封号都更让他们敬重。

徐骁连忙上前,双手用力扶起许涌关,他的手很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厚重感。他将许涌关重新扶到木墩上坐下,轻声说:“许老弟,快起来,不用多礼,都是老兄弟。”

被搀扶着的许涌关,脸上早已布满泪水,泪水顺着皱纹滑落,滴在衣襟上。他却笑着问道:“徐家军,小卒斗胆问一句,之前帮我的那个徐小子…… 莫不是…… ”

徐骁知道许涌关看不见,但还是温和地点了点头,他伸手拍了拍许涌关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欣慰:“是我儿 —— 徐凤年。这孩子平日里看着不着调,倒还有些良心,知道照顾你们这些老卒。”

许涌关颤抖着伸出手,接过徐骁递来的拐杖,他将脸紧紧贴在拐杖上,仿佛那拐杖就是将军的铠甲,能给他带来无尽的力量。他呢喃着:“这辈子!活够了!活够了…… ”

稍微稳定了情绪,许涌关又说道:“徐家军、王妃,有一个好儿子啊!将来肯定能继承将军的衣钵,带领北凉铁骑守护好这片土地。我老许也没什么能为将军做的了,等我下去找老兄弟们喝酒去了,就跟他们说一声,将军还记得我们这些老卒,将军的公子也是个好人,三十万北凉铁骑的马蹄声,只会让敌人越来越胆寒。咱们北凉,小不去,弱不了……”

他的声音渐渐微弱,头轻轻靠在椅背上,双目缓缓闭上。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安详,他的嘴角还噙着淡淡的笑容,仿佛在做一个美好的梦,梦里又回到了西壁垒战场,和兄弟们一起冲锋陷阵,身边还有那位他敬仰一生的徐将军。

鱼鼓营最后一名老卒,许涌关,在他毕生敬仰的徐将军面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徐骁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位老卒的遗容,眼中满是敬重与伤感。茅舍内,只剩下阳光洒落的温暖,和一段关于忠诚与热血的传奇,悄然落幕。

————————————————

正所谓:

徐骁领兵镇幽州,蔡楠六万跪甲迎。

边境暂稳心未歇,北凉内部需理清。

两次试探陈芝豹,皆言世袭不敢超。

当面点头心暗忖,野心难掩藏深壕。

骁在芝豹不敢动,扫清障碍为儿冲。

徐凤年路铺平坦,再寻义山议北奔。

义山笑言两三年,计划功成解危悬。

彼时凤年承王位,外患压力减大半。

次日亲访许涌关,老卒絮叨话当年。

愿见将军了心愿,一语点破身份现。

跪地叩拜徐将军,赞罢凤年目轻阖。

老卒无憾安详去,北凉情义永流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