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24章 道袍蒙尘求徒路 凤年激言把弟护

第24章 道袍蒙尘求徒路 凤年激言把弟护(2 / 2)

徐凤年原本正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听到这话,手指猛地一顿,玉扳指险些从指尖滑落。他猛地站起身,动作之快,带起一阵微风,吹得桌案上的茶盏轻轻晃动。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一把将身旁的徐龙象拉到自己身后,徐龙象还傻乎乎地拿着一块糕点往嘴里塞,突然被哥哥拽住胳膊,顿时愣住了,只觉得哥哥的手紧紧攥着自己,力道不小,带着几分急切与不容置疑的保护欲。

徐凤年双眼紧紧盯着赵希抟,眉头拧成一团,像是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他的脸上满是愠色,原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眼神,此刻却锐利如刀,声音更是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寂静的会客厅内响起:“没有我的同意,谁也带不走我的弟弟!”

赵希抟原本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容,听到徐凤年这话,笑容瞬间僵住了,像是被冻住了一般。他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 他早就听说北凉世子徐凤年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却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激烈的反应,而且还是为了徐龙象。

徐骁也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叹了口气,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在桌案上,发出一声轻响。他早该想到的,徐凤年从小就护着这个心智不全的弟弟。当年吴素还在的时候,徐凤年就常常把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徐龙象,如今吴素不在了,这份护犊之情更是浓烈了几分。

“凤年,赵天师是好意,” 徐骁试图缓和气氛,语气带着几分劝说,“龙象这孩子天赋异禀,生来就是金刚境,还拥有大金刚体魄,这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他心智未开,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空有一身蛮力却不知如何运用。跟着赵天师去龙虎山,不仅能学到真正的本事,掌控自己的力量,还能开化心智,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啊。”

“好事?” 徐凤年转头看向徐骁,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父亲,您觉得这是好事?龙象他心智不全,连是非对错都分不清楚,像个懵懂的孩子一样。离开北凉这个熟悉的地方,去了陌生的龙虎山,身边没有我们这些亲人,要是受了欺负怎么办?要是想家了,哭着要找我们,谁来安慰他?赵天师虽说是龙虎山掌门,声名远扬,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不会真心待龙象?万一他只是看中了龙象的天赋,把龙象当成利用的工具,怎么办?”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徐骁哑口无言。徐凤年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赵希抟身上,语气缓和了几分,却依旧坚定,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赵天师,不是我不信您,只是龙象他太特殊了。他不懂人心险恶,不知道江湖的复杂,我这个做哥哥的,必须护着他。天下间的天才那么多,您要收徒,去哪里找不到合适的?何必非要带龙象走呢?”

赵希抟看着徐凤年这副护犊子的模样,心中既无奈又有些感动。他活了近百年,见过太多为了利益争得头破血流的人,却少见这般纯粹的兄弟情。他知道,徐凤年并非故意针对自己,而是真心为徐龙象着想。可即便如此,他也实在不愿错过徐龙象这等百年难遇的奇才。

赵希抟站起身,对着徐凤年拱了拱手,语气诚恳,耐心解释道:“世子,贫道理解你的顾虑,也明白你对龙象的疼爱。但贫道可以对天发誓,若是龙象跟我回龙虎山,我定会悉心教导他,视他如己出,绝不让他受半分委屈。龙虎山乃道家圣地,清净祥和,没有江湖的纷争,也没有朝堂的算计,最适合龙象修炼。而且我龙虎山有专门开化心智的法门,假以时日,定能让龙象的心智逐渐成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他顿了顿,眼中满是对人才的珍视:“世子,龙象的天赋太过逆天,若是无人好好引导,不仅浪费了这份天赋,还可能因为无法掌控力量而酿成大祸。贫道收他为徒,并非为了利用他,而是真心想让他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不辜负这份天赐的奇才啊。”

“我不管您怎么说,总之龙象不能跟您走!” 徐凤年丝毫不松口,反而将徐龙象护得更紧了,像是在守护一件稀世珍宝。徐龙象躲在徐凤年身后,似懂非懂地看着眼前的争执,小脑袋歪着,一双单纯的眼睛里满是困惑。他伸出小手,紧紧抓着徐凤年的衣角,像是找到了安全感的来源。

徐骁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场景,心中满是愧疚。自从妻子吴素去世后,他就觉得自己亏欠了几个孩子。尤其是徐凤年,作为长子,本应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早早地扛起了保护弟弟妹妹的责任。吴素临终前,紧紧抓着他的手,嘱托他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们,可这些年来,他忙于军务政务,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甚至连孩子们的心思都没能完全看透。

每次看到徐凤年,他都会想起吴素。想起吴素当年温柔的笑容,想起她为了这个家付出的一切,心中的愧疚便更深一分。所以这些年来,对于徐凤年的要求,他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哪怕有些要求不合常理,他也不忍心拒绝。

徐骁轻轻叹了口气,对着赵希抟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赵天师,小儿固执,认死理,还望您多担待。此事…… 还是从长计议吧。” 他知道,赵希抟的提议对徐龙象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可他实在无法反驳徐凤年,只能暂时搁置此事。

赵希抟见状,心中焦急不已。他从龙虎山千里迢迢赶来北凉,就是为了徐龙象,如今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徐凤年拦了下来,怎能不着急?他知道徐骁是因为对徐凤年心怀愧疚,才会如此纵容,可他实在不愿放弃这百年难遇的机缘。

从这天起,赵希抟便在北凉王府开启了 “耍赖” 模式。每日天刚蒙蒙亮,他就准时出现在王府的花园里。此时徐龙象正好在花园里玩耍,要么追着蝴蝶跑,要么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赵希抟便走上前,陪着徐龙象一起玩,还会教他一些简单的吐纳之法,一边教一边说:“龙象啊,你看,这样吸气、呼气,是不是感觉身体里有股暖暖的气流?这可是好东西,学会了它,以后就不怕坏人欺负你了。”

徐龙象似懂非懂,却也跟着赵希抟的动作学,虽然做得不标准,却也有模有样。赵希抟见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时不时还会拿出一些从龙虎山带来的小玩意儿,比如用桃木雕刻的小老虎、能发出清脆声响的竹哨,哄徐龙象开心。

到了饭点,赵希抟更是 “厚脸皮” 地凑到徐骁一家的饭桌上。他不停地给徐龙象夹菜,把盘子里最好的肉、最鲜的鱼都夹到徐龙象碗里,一边夹一边说:“龙象啊,多吃点,长得壮壮的,以后才能学好本事,保护哥哥和爹爹。龙虎山的饭菜也可香了,有山上采的野菜,还有师傅亲手做的糕点,比这里的还好吃呢。”

有时候,徐凤年带着徐龙象在北凉城内游玩,赵希抟也会不远不近地跟着。看到徐凤年给徐龙象买糖葫芦,他就凑过去说:“世子,龙虎山也有糖葫芦,而且是用山泉水泡过的山楂做的,更甜更开胃,龙象肯定喜欢。” 看到徐凤年带着徐龙象看杂耍,他又会说:“世子,龙虎山的道长们会变戏法,能把石头变成小鸟,能把树叶变成蝴蝶,比这杂耍好看多了,等龙象跟我回去,我让他天天看。”

一开始,徐凤年对赵希抟的这些举动不理不睬,不管对方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直接转身离开。可赵希抟却毫不在意,依旧每日坚持,像个甩不掉的 “牛皮糖”,黏在徐龙象身边。

十日过去了,赵希抟依旧没有放弃。他敏锐地察觉到,徐凤年虽然表面上依旧抗拒,但眼神中的戒备已经少了几分,甚至偶尔还会听他跟徐龙象说话。赵希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在一个午后,趁着徐凤年陪徐龙象在花园里晒太阳,他再次提起了收徒之事。

赵希抟走到徐凤年身边,语气诚恳地说:“世子,这十日来,您也看到了,我是真心想收龙象为徒,绝无半分恶意。我知道您最担心的就是龙象的心智问题,怕他永远像个孩子一样。今日我便给您一个承诺,我手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功法,名为《大梦春秋》。这部功法极为奇特,不仅能强身健体,提升修为,更重要的是,它能滋养心神,对开化心智有奇效。只要您同意龙象跟我走,我愿意将这部功法倾囊相授,保证不出三年,龙象的心智便能与常人无异,到时候他不仅能掌控自己的力量,还能明辨是非,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

徐凤年听到 “《大梦春秋》” 和 “心智开化” 这两个词,心中猛地一动。他最担心的,就是徐龙象的心智问题。这些年来,他看着弟弟像个孩子一样,无法正常交流,无法理解复杂的事情,心中满是心疼。若是真有办法能让龙象的心智开化,那比什么都重要。

他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身边的石桌,脑海中反复思索着。一方面,他渴望龙象能变得正常,能拥有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不在身边,龙象会受委屈。毕竟,龙虎山再怎么好,也不是北凉,没有熟悉的亲人。

许久之后,徐凤年终于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却也有了松动:“我可以同意龙象跟您走,但我有一个条件。”

赵希抟心中一喜,连忙说道:“世子请讲,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您得等我游历江湖回来,” 徐凤年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赵希抟,“我此次出去,是为了增长见识,也是为了磨练自己。少则一年,多则两年,等我回来,确认您是真心待龙象,确认龙虎山确实适合他,再让龙象跟您去龙虎山。在这期间,您不能强行带走他,也不能用任何手段诱导他跟您走。”

赵希抟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芒,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原本以为,还需要费更多的口舌,甚至做好了长期 “驻扎” 北凉王府的准备,却没想到徐凤年竟松口了。他连忙点头,语气激动地说:“好!好!别说等一两年,就算等十年,贫道也愿意!只要能收龙象为徒,让他有一个好的未来,这点时间算什么!”

徐凤年见赵希抟答应得如此干脆,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伸出手,对着赵希抟,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口说无凭,我们拉勾为誓。您若中途反悔,或是对龙象不好,不管您在天涯海角,我便是走遍天下,也会找您讨个说法。”

赵希抟愣了一下,看着徐凤年伸出的手,那只手修长而干净,带着年轻人的活力。他忍不住笑了,也伸出自己的手,与徐凤年的手指勾在一起,像两个孩子一样,郑重地许下约定:“好!拉勾为誓!贫道以龙虎山掌门的名义起誓,绝不反悔,定会好好待龙象,若有违背,甘受天打雷劈!”

一旁的徐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走到两人身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既然你们达成了约定,那这件事就算定了。赵天师,这几日辛苦您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定要好好款待您,让您尝尝我们北凉的特色。”

接下来的几日,徐骁果然热情款待了赵希抟。他带着赵希抟游览北凉的风光,去看了壮阔的北凉军马场,去尝了地道的北凉烤肉,还与他探讨江湖局势、道家典籍。两人虽立场不同,却也聊得十分投机。

赵希抟也趁机与徐龙象增进感情,教他更多简单的修炼法门,还给他讲龙虎山的奇闻异事。徐龙象虽然依旧懵懂,却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和蔼可亲的 “天师爷爷”,有时候还会主动找赵希抟玩。

待约定之事彻底敲定,赵希抟便收拾好行囊,准备返回龙虎山。临行前,他特意找到徐龙象,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叮嘱道:“龙象,你要乖乖听话,好好等着哥哥回来。到时候,天师爷爷就来接你去龙虎山,教你厉害的本事,让你变得更强,好不好?”

徐龙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对着赵希抟挥了挥小手,脆生生地喊道:“天师爷爷再见!”

赵希抟笑着挥手告别,转身踏上了返回龙虎山的路途。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心中满是期待,想着只需等上一两年,便能将徐龙象带回龙虎山,开启他的修炼之路。

而徐凤年也开始着手准备游历江湖的事宜。他知道,自己此次出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更是为了龙象的未来。他要在这一两年里,变得足够强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龙象,等自己回来,定要亲眼看着龙象跟着赵希抟,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北凉的风依旧呼啸,却吹不散这份约定与期待,预示着未来的日子里,必将有新的故事发生。

————————————————

正所谓:

希抟赴凉收龙象,道袍破旧带虱忙。

徐凤年误当神棍,呼犬追咬闹一场。

青楼女子来调侃,险些破了童子装。

幸得徐骁及时至,解围入府把话讲。

凤年知晓收徒意,护弟心切拒声扬。

龙象心智尚未开,怕他在外受欺伤。

希抟不舍奇才去,十日纠缠软磨强。

抛出大梦春秋策,开化心智解愁肠。

凤年松口提条件,待他游历归故乡。

希抟应下无半瞬,徐骁款待尽热肠。

事定辞行回龙虎,静等凤年返北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