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8章 听潮亭内酒香绕 挚友对饮话北凉

第8章 听潮亭内酒香绕 挚友对饮话北凉(2 / 2)

徐骁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放下手中的酒碗,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十年不握刀?这是为何?只是让他日后接掌北凉,何须如此大费周章?而且,徐凤年那小子性子顽劣,让他去江湖历练,怕是会惹出不少麻烦。”

李义山放下酒碗,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生怕被外人听去:“王爷,臣的目的,远超‘镇守北凉’。如今离阳对北凉虎视眈眈,世子若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武功、接触军务,很容易成为离阳针对的目标。‘十年不握刀’,一来可让离阳放松对世子的警惕,以为世子无心权力,胸无大志;二来能让世子在历练中沉淀自己,了解民间疾苦,知晓百姓所需,日后掌权才能更好地治理北凉;三来,江湖险恶,世子在江湖中历练,能结识更多的人脉,为日后北凉的发展积累力量。未来,世子不仅要能守得住北凉,更要能有能力打破如今的困局,为北凉谋一条更广阔的出路。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看到了多年后的景象,心中想起 “天狼星” 的暗示,那是属于徐凤年的使命,是北凉未来的希望,此刻却不便向徐骁明说,只淡淡补充道,“世子肩上的担子,未来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重。”

徐骁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发出规律的声响。李义山的话句句在理,他深知如今北凉处境艰难,内有离阳的牵制,外有北莽的威胁,为徐凤年铺路,便是为北凉的未来铺路。他抬起头,眼中的疑惑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他重重一点头,拿起酒碗与李义山的碗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着手安排。徐凤年那小子,也该让他好好历练一番了。”

李义山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端起酒碗,与徐骁再次一饮而尽。放下碗后,他继续说道:“王爷,除了为世子谋划。‘洪嘉北奔’——如今这项计划已经在有序进行中。我们暗中挑选北凉的百姓、工匠,让他们分批向北迁徙,前往北地的苦寒之地。那里虽然环境恶劣,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只是尚未被开发。”

徐骁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为何要让百姓迁往北地?那里条件艰苦,百姓们恐怕不愿前往。”

李义山解释道:“王爷,我们会给予迁徙的百姓丰厚的补贴,为他们提供粮食、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在北地建立家园。而且,北地远离离阳的控制,也能避免受到北莽战事的直接影响。我们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让这些百姓在北地繁衍生息,让工匠们在那里建立作坊,开采资源,积累财富和力量。二三十年时间,足够让北地形成新的势力根基,成为北凉的后方基地。到时候,一旦北凉与离阳或北莽发生战事,北地便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军备支持,也能成为我们的退路。届时,定能给离阳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徐骁听完,眼中闪过一抹亮色,他端起酒碗再次一饮而尽,酒液下肚,心中的豪情再次被点燃。他放下碗,声音带着几分激动:“‘洪嘉北奔’…… 好!好一个长远之计!义山,有你在,我徐骁放心。有了这个计划,北凉的未来便多了一份保障。” 说完,他拿起喝空的酒坛,起身拍了拍李义山的肩膀,力道十足,带着信任与期许。随后,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听潮亭,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挺拔。

亭内,李义山独自一人,夕阳如血,缓缓地沉入地平线,黑暗如潮水般渐渐淹没了听潮亭。远处的山峦在夜色的笼罩下,模糊不清,仿佛被吞噬了一般。

只有亭内的灯火,在微风中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映照在李义山的脸上,使得他的面容在明暗之间若隐若现。他静静地端坐在那里,手中端着一碗酒,双眼凝视着徐骁离去的方向,仿佛能透过那无尽的黑暗看到徐骁渐行渐远的身影。

李义山的口中,低声自语着,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坚定与期许,在这寂静的亭内回荡着:“王爷啊!您放心地去吧,我李义山在此立誓,有生之年,定会竭尽全力辅佐世子成长,让他成为离阳最头疼的人,定会守护北凉,让这片土地永远安宁,完成您与王妃的心愿,让北凉的百姓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话音未落,他猛地将碗中剩余的酒一饮而尽,仿佛要将这誓言一同咽下。酒水顺着他的喉咙滑落,带来一阵灼热的感觉,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窗外的夜空。

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李义山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仿佛那些星星就是他心中的希望,指引着他前行的道路。

……

而离阳王朝的那几个人物在得知徐骁的情况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原本对北凉充满了戒备和警惕,但现在看来,徐骁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动。于是,他们对北凉的态度也稍稍有所缓和。

这种微妙的平衡就这样形成了:离阳王朝依然是中原大一统的国家,统治着广袤的土地;而徐骁镇守的北凉,虽然地处偏远,但依然是离阳王朝的一部分,属于离阳的版图。徐骁仍然担任着离阳王朝的北凉王和大柱国,肩负着守护北大门的重任。

在这种平衡之下,离阳王朝和北凉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和平与稳定。双方都明白彼此的底线和利益所在,因此都不会轻易打破这种平衡。然而,这种平衡并非绝对,其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矛盾和危机。一旦有一方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离阳王朝和北凉之间的关系恐怕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正所谓:

听潮亭内酒飘香,徐李对坐论兴亡。

义山进言劝称王,欲与离阳争锋芒。

徐骁摇头心不晃,只为百姓免灾殃。

战火燃起家破亡,何忍子民再流亡?

义山默然细思量,北凉实力尚不强。

北莽匈奴在侧旁,虎视眈眈露凶光。

称帝执念自此放,转而谋划长远方。

洪嘉北奔正顺畅,二十年后有厚望。

离阳探得徐无状,戒心渐消少提防。

双方相峙暂相安,微妙平衡隐锋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