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徐骁没想到,王明阳的狠,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全城的人。在那之后,襄樊城里时常传来烹煮人肉的香气,那香气如同恶魔的诱惑,弥漫在城内的每一个角落。二十万军民在饥饿和恐惧中一点点减少,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眼神越来越空洞,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有人想投降,刚跑到城门就被王明阳亲手斩杀。他的剑锋利而无情,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那鲜血溅在他的脸上,他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有人想逃跑,却被同伴抓回来,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被分食的“口粮”。在这个绝境中,人性的丑恶和善良都被无限放大,人们为了生存,不惜做出任何事情。
城头上的士兵越来越少,但眼神却越来越狂热。他们看着城外的北凉军,就像看着猎物,因为只有守住城,他们才能活下去——哪怕是以最不堪的方式。他们在饥饿和恐惧的折磨下,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死北凉军,守住这座城。
围城第三年,襄樊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二十万军民,只剩下不到五万人,而且大多面黄肌瘦,形同鬼魅。他们的身体瘦得皮包骨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倒。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疲惫,仿佛已经看到了死亡的降临。
徐骁以为,破城就在眼前。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进城后的布防,想着尽快结束这场噩梦,去丹通关接回妻儿。他想象着与妻儿重逢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可就在这时,一群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战局再次逆转。
那是一群江湖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沉稳;有手持长剑的侠客,他身姿挺拔,步伐轻盈,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能出鞘杀人;还有背着药箱的郎中,他面容和善,眼神中充满了慈悲和怜悯。他们从城墙的密道潜入城内,带来了少量药品和粮食,更带来了一股新的战力。那药品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受伤的士兵和百姓带来了生的希望;那粮食虽然不多,却如同甘霖一般,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
“王将军,我等特来相助。”为首的老者对着王明阳拱手,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春秋战乱,百姓遭殃,离阳皇室不仁,我等虽为草莽,也愿尽一份力。”
王明阳看着他们,眼中第一次露出动容之色。他年轻时曾游历江湖,结交了不少豪杰。那些豪杰们豪爽仗义,行侠仗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城期间,他暗中派出亲信,以“守护苍生”为名,请求江湖人相助。他知道,这些人未必是为了西楚,更多是看不惯离阳王朝的霸道,看不惯徐骁的“人屠”之名。
“多谢各位。”王明阳深深一揖,他的身体微微弯曲,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襄樊城破在即,各位此时前来,无异于自投死路。”
“我等习武之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老者笑道,他的笑容和蔼可亲,让人感到无比温暖。“能与王将军共守一城,是我等的荣幸。”
江湖人的加入,给襄樊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像正规军那样注重阵法,却身法灵动,擅长街巷缠斗。当北凉军终于攻破外城,准备展开巷战时,才发现自己踏入了地狱。
江湖人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狭窄的巷子里设下埋伏。剑客躲在房梁上,趁北凉军经过时一剑封喉。那剑如闪电般划过,北凉军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暗器高手藏在墙后,毒针无声无息地夺走性命。那毒针细如牛毛,却剧毒无比,一旦刺入人体,便会迅速发作,让人痛苦地死去。甚至有擅长火攻的人,一把火将整条街都烧了起来。那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黑暗的夜空,北凉军在火海中挣扎着,惨叫着,却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将军,冲不进去!”前线传来急报,那士兵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绝望。“那些江湖人太狡猾了,弟兄们伤亡惨重!”
徐骁亲自赶到前线,只见巷子里到处是北凉军的尸体,有的被砍断了四肢,鲜血染红了地面;有的被烧成了焦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他认得其中一些面孔,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如今却死得如此狼狈。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痛苦,这些精锐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是他南征北战的得力助手,如今却惨死在这小小的巷子里。
“江湖人……”徐骁咬牙切齿,他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仿佛要将江湖人碎尸万段。“好,很好!王明阳,你竟然把这些野狗都招来当救兵!”
这场巷战持续了整整半年。北凉军虽然人数占优,却在江湖人的骚扰下寸步难行。精锐折损过半,连徐骁最信任的几个千夫长都战死了。他们都是徐骁的得力干将,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却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徐骁站在残破的外城墙上,看着城内隐约传来的厮杀声,第一次对“江湖”这两个字产生了刻骨的恨意。
这些人,不懂家国大义,不顾百姓死活,只凭一己好恶就敢插手军国大事。他们以为自己是侠客,是英雄,却不知道他们的“义举”,只会让这场战争更加惨烈,让更多人死于非命。
“等着吧……”徐骁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冰冷的誓言,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今日你们欠北凉的血,他日我必百倍讨回!”
围城的第五年,襄樊城终于走到了尽头。城内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能拿起武器的不足三千。江湖人也死伤惨重,那位领头的老者战死在巷口,手里还紧紧攥着半截剑。那剑虽然已经断成了两截,但却依然散发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老者的英勇和不屈。
王明阳身上的铠甲早已破烂不堪,伤口不计其数,有的已经化脓,散发着恶臭。他的身体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执着。他拄着长枪站在最后一道防线前,身后是寥寥无几的士兵和百姓。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绝望,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将军,降了吧。”一个年轻士兵哭着说,他的泪水不停地流下来,打湿了他的衣衫。“我们已经守不住了。”
王明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笑容里有疲惫,有释然,却没有后悔:“我守的不是一座城,是西楚最后的骨气。春秋灭国无数,可总有一些东西,是杀不死的。”
他举起长枪,指向冲过来的北凉军,大声吼道:“西楚的男儿,随我杀!”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城内回荡着,激励着每一个士兵和百姓。
最后的战斗惨烈得让人不忍卒睹。徐骁的铁骑踏过尸山血海,一步步逼近王明阳。那马蹄声如雷鸣般响亮,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当北凉军的长矛刺穿王明阳的胸膛时,他没有倒下,而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长枪插进了脚下的土地。
“襄樊……未……破……”他喃喃道,眼中的光芒渐渐熄灭。他的身体缓缓倒下,仿佛一座崩塌的山峰,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城破了。徐骁走进襄樊城时,仿佛踏入了一座坟墓。街道上到处是尸体,有的已经干瘪,有的还保持着厮杀的姿势。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腐臭味,让人几乎窒息。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复杂的情感,这场战争持续了太久,死了太多的人,他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值得。
他走到王明阳的尸体前,沉默地看了很久。这个与他对峙了五年的对手,这个让他折损了无数弟兄的敌人,此刻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痛苦,只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平静。
“厚葬他。”徐骁突然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
亲卫一愣:“将军,他杀了我们那么多人……”
“他是个英雄。”徐骁打断他,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一个疯了的英雄,但终究是个英雄。”
他没有在襄樊多待。安排好善后事宜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往丹通关。当他看到吴素和徐凤年安然无恙时,这个在战场上从未掉过一滴泪的男人,终于忍不住流下了泪水。那泪水里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对家人的思念,有对战争的疲惫,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
正所谓:
离阳帝狠囚徐眷,丹铜牢寒逼骁战。
襄樊西楚王将悍,徐军围城三秋漫。
仓空粮绝民饥惨,明阳杀亲熬汤饭。
徐家锐旅势难绊,城破将危侠客援。
江湖义士齐赴难,襄樊再守两冬寒。
五载血拼终破关,王将战死志犹坚。
徐骁敬之厚葬贤,中原一统版图全。
百姓从此离烽烟,千秋史笔颂宏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