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左宗看到陈芝豹的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那惊喜,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那感动,如同在寒冬中感受到了温暖的炉火。他深知,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兄弟的援军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他大声喊道:“兄弟们,援军来了,杀啊!”那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能穿透这弥漫的硝烟。
于是,袁左宗和他的十六名部下也振作精神,如同一群被唤醒的雄狮。他们虽然人数稀少,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渴望,与陈芝豹的黑甲铁骑打起了精妙的配合。袁左宗和他的部下们,凭借着对妃子坟地形的熟悉,如同鬼魅般穿梭在敌军的侧面和后方。他们时而从草丛中突然杀出,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时而又利用地形掩护,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攻击,然后从背后发动致命一击。
陈芝豹的黑甲铁骑则如同一把重锤,不断地在敌阵中砸出一个个缺口。他们与袁左宗的部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战斗整体。西楚重甲骑兵们在这两面夹击之下,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却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时间在激烈的战斗中飞速流逝,两个时辰仿佛两个世纪般漫长。西楚兵甲叶白夔,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名将,此刻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他看着自己精心训练的四万重甲骑兵,在这场战斗中如同待宰的羔羊,被徐家军一点点地蚕食,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试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但一切都是徒劳。
最终,在西楚兵甲叶白夔带领的四万重甲骑兵被全歼,仅剩叶白夔独自一人,如丧家之犬般逃回西壁垒。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落寞,仿佛是西楚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缩影。
至此,妃子坟战役以徐家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这一场战役,袁左宗以一万轻骑,如同坚韧的绳索,死死地拖住了西楚的四万重甲骑兵。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利用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这漫长的战斗中,他的部队耗尽了西楚最后的核心骑兵力量,迫使叶白夔再次退守西垒壁,为徐家军完成合围赢得了关键的时间。
袁左宗以一万五千的轻骑换歼敌数万,这一惊人的战绩,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西楚铁骑无敌”的神话。他凭借着这场战役,获得了骑战至高威名,成为了徐家军中一颗耀眼的将星。他的名字,在这片战场上如雷贯耳,让敌人闻风丧胆。
此役的悲壮,虽然长期被西垒壁决战那宏大的场面所掩盖,但它却是徐家军“死士精神”的极致体现。正如战前李义山所言:“此去无归途,然天下局定于此。”在这场战役中,袁左宗和他的部下们,明知前方是死路一条,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他们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只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扞卫了徐家军的尊严和荣誉,为徐家军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幸存的十六名士兵,他们是这场惨烈战役的幸运儿,更是徐家军的英雄。他们后来被编入“死士营”,成为了北凉铁骑的精神图腾。他们的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北凉军中广为流传。每一个北凉将士,都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
在北凉军的营帐中,老兵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这十六名士兵的英勇事迹。他们讲述着这些士兵如何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坚守阵地,如何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奋勇杀敌。年轻的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崇敬和向往的光芒。他们暗暗发誓,要像这些前辈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离阳朝廷,在这场战役后,借圣旨削弱徐骁的意图更加昭然若揭。他们害怕徐家军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打压徐家军。
然而,离阳朝廷的这些举动,不仅没有削弱徐家军的实力,反而加深了徐家与离阳的裂痕。徐家军将士们看着朝廷的种种不公行为,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们明白,朝廷根本不把他们这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放在眼里,只是把他们当作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
这也让徐家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立场。他们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保护好自己身后的百姓和国家。他们不再对朝廷抱有任何幻想,而是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他们加强了军事训练,提高了自身的战斗力;他们广纳贤才,充实自己的智囊团;他们积极与周边的势力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徐家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妃子坟战役,是一场用血与火铸就的传奇之战。它不仅改变了徐家军与西楚的战局,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袁左宗、陈芝豹等将领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英雄的象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而徐家军的“死士精神”,也将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徐家军的后人们都将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勇拼搏,永不退缩。他们将像先辈们一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让徐家军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历史的天空。
————————————————
正所谓:
袁将率骑万五千,死守妃坟三日煎。
刀光剑影血成河,部卒渐殒志犹坚。
十六残兵伴主将,孤军苦撑绝境悬。
芝豹违令驰援至,黑甲如潮破敌弦。
叶帅四万重甲溃,独骑狼狈返西垣。
惨胜虽得代价巨,徐军英魂耀九天。
离阳诏书裂情义,将士寒心志不迁。
千秋功过凭谁论,战魂长存史册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