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28章 西垒壁鏖战惊天 徐军勇破西垒坚

第28章 西垒壁鏖战惊天 徐军勇破西垒坚(1 / 2)

在那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时代,天下局势如汹涌波涛,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上演。而妃子坟与西垒壁这两处战场,更是成为了左右战局、改写历史的关键之地。

妃子坟,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此刻却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狂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黄沙,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惨烈战斗而悲嚎。一万五千轻骑,在袁左宗的带领下,如同一支黑色的利箭,毅然决然地冲向那必死之局。

离阳老皇帝赵礼的一纸强令,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徐家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西北防线后撤六百里,这一决策看似简单,却如同一记重锤,险些将徐家军苦心经营的战略优势砸得粉碎。徐家军将士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瞬间面临着付诸东流的危险。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但军人的天职让他们只能默默接受命令,继续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然而,袁左宗和他的将士们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倒。他们深知,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必须挺身而出,为徐家军挽回局面。于是,他们来到了妃子坟,这片即将成为他们葬身之地的战场。

历经三天,战斗终于结束,袁左宗部以极其惨烈的代价坚守,最终在陈芝豹违抗命令率领五千黑甲铁骑支援获胜。妃子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西楚的叶白夔则逃回西壁垒坚守。

西垒壁,这座雄伟的关隘,宛如一位沉默而威严的巨人,静静地屹立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横亘在徐家军与西楚国都的必经之路上。它那高大的城墙,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历经无数岁月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却依旧坚固如初。城墙上,一面面有些残旧的西楚战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这座关隘,见证了太多的战争与变迁。从古老的部落纷争,到诸侯间的割据混战,再到如今离阳与西楚的生死对决,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士们的鲜血,每一块石头都铭刻着历史的印记。而此刻,它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迎来了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这场大战,将决定离阳和西楚的命运,也将改写无数人的未来。

西楚兵甲叶白夔,这位在西楚声名显赫的名将,此刻就如同被困在笼中的一头凶猛野兽,满心都是不甘与愤怒。他深知西垒壁对于西楚的重要性,这是阻挡徐家军南下的最后一道坚固屏障,一旦失守,西楚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他依托西垒壁的有利地形,精心部署了二十万重兵。这二十万大军,是他多年来精心训练的精锐之师,每一个士兵都身经百战,斗志昂扬。他构筑了三道纵深防线,这三道防线犹如三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将西垒壁守护得密不透风。

第一道防线,由大量的拒马、陷阱和弓箭手组成。拒马如同钢铁巨兽,横亘在道路上,阻挡着敌人的前进;陷阱则隐藏在暗处,等待着敌人自投罗网;弓箭手们则隐藏在高高的箭楼之后,随时准备向敌人射出致命的箭雨。

第二道防线,依托着地理环境的优势,排列着密密麻麻的盾牌阵和长枪阵。盾牌手们手持巨大的盾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长枪手们则躲在盾牌后面,将锋利的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如同一只只凶猛的毒刺,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第三道防线,则是叶白夔的王牌——“铁血连环阵”。这是他多年研习兵法,结合实战经验精心创造出来的阵法,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整个战场笼罩其中。在这个阵法中,士兵们紧密相连,进退有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整体。无论是骑兵冲锋还是步兵突袭,都难以突破这个阵法的防线。

徐骁,这位徐家军的统帅,此刻正静静地站在西垒壁前,目光坚定而深邃地望着眼前这固若金汤的防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仿佛在告诉世人,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绝不退缩。

他深知,这一战,对于徐家军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战斗,更是一场关乎荣誉与生死的较量。徐家军自成立以来,历经无数战斗,虽然是胜少败多。但是自从当年入关后,徐家军成为了离阳王朝的一支王牌之师。如果这场战斗失败了,那么徐家军多年积累的荣誉将毁于一旦,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同时,这一战也关乎着离阳的未来。离阳王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繁荣昌盛。在徐骁灭掉了北方四国联盟后,离阳的野心更大。但如果在这场与西楚的战争中失败,那么离阳将面临西楚的强大反攻,刚刚获得的北方四国领土瞬间化为泡影,国家和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徐骁暗暗发誓,他必须带领徐家军取得胜利,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无数将士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

徐骁深知,要想战胜叶白夔,就必须对西垒壁的地形和西楚军队的部署了如指掌。于是,他亲自带领一队亲信,沿着西垒壁的周围仔细地观察起来。

他发现,西楚军队的防线虽然严密,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在防线的两侧,有一些地势较为崎岖的地方,西楚军队的防守相对薄弱。这些地方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和作战,因此叶白夔并没有在这里布置太多的兵力。

而对于第三道防线的“铁血连环阵”,徐骁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这个阵法虽然厉害,但也有其破绽。在阵法的衔接处,由于士兵们的移动和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出现短暂的空隙。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时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击,就有可能突破阵法的防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徐骁决定采用远程攻击与骑兵冲锋相结合的战术。他想起了当年在青石峡峡谷中,经过无数次改良的徐家军专属利器——三连发重弩。

这种重弩是徐家军的工匠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精心打造而成的。它的弓身由坚固的钢铁制成,能够承受巨大的拉力;弓弦则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具有极强的弹性和韧性。三连发重弩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射程,能够在远距离对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它一次可以发射三支利箭,大大提高了攻击效率。

徐骁相信,只要运用得当,三连发重弩一定能够在这场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决定先用重弩对西楚军队的防线进行远程打击,削弱敌人的防御力量,然后再派出黑甲铁骑发起冲锋,突破敌人的防线。

“三连发重弩,放!”随着徐骁的一声令下,当年在青石峡峡谷中,经过无数次改良的徐家军专属利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一支支利箭,如同黑色的闪电,划破长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向着西壁垒呼啸而去。

这些利箭带着徐家军将士们的愤怒和决心,仿佛要将西楚军队的防线彻底撕裂。西楚军队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惊慌失措,他们纷纷躲避利箭的射击,原本整齐的防线出现了一丝混乱。

远程攻击的硝烟还未散尽,徐家军的黑甲铁骑便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西壁垒发起了冲锋。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颤抖;喊杀声惊得天空中的飞鸟都纷纷逃窜,仿佛也在为这场惨烈的战斗而感到恐惧。

徐家军的黑甲铁骑,是徐家军的精锐力量。他们身披黑色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宛如一群来自地狱的死神。他们手持锋利的长枪,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猛,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然而,叶白夔的“铁血连环阵”并非浪得虚名。当徐家军的黑甲铁骑冲入阵中时,他们立刻感受到了这个阵法的强大威力。紧密相连的阵型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黑甲铁骑紧紧地困在其中。无论他们如何冲锋,都无法突破这道无形的墙壁。

西楚军队的士兵们相互配合,进退有序。盾牌手们用巨大的盾牌挡住黑甲铁骑的冲击,长枪手们则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长枪,刺向马背上的骑兵。一时间,战场上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徐家军的黑甲铁骑虽然勇猛无比,但在那紧密相连的阵型面前,却如同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上。他们的攻击一次次被化解,无法突破西楚军队的防线。第一波攻击无效,看着牺牲的将士们,徐骁的心在滴血。他知道,这些牺牲的将士都是徐家军的精英,他们的离去是徐家军的巨大损失。

但他也明白,这场战斗不能蛮干,必须另寻他法。于是,他果断下令暂时撤退,将剩余的将士们召集到一起,与赵长陵、李义山及几个义子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

赵长陵,这位足智多谋的谋士,他仔细分析了西楚军队的阵型和防线,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他认为,可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一部分军队在西垒壁的一侧发起佯攻,制造出要从这一侧发动进攻的假象,吸引西楚军队的注意力。

西楚军队为了防守这一侧,必然会将大量的兵力调到这里。而此时,徐家军的主力部队则可以从另一侧发起突袭。由于另一侧的防守相对薄弱,徐家军就有可能突破防线,打乱西楚军队的部署。

李义山,这位精通兵法的智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在西垒壁的附近设置一些陷阱和障碍物。比如,在一些狭窄的通道中挖掘陷阱,在平坦的地面上设置拒马和铁蒺藜等。

这些陷阱和障碍物可以阻碍西楚军队的行动,使他们的阵型变得混乱。然后,徐家军再寻找机会发动攻击,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个义子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战斗的形势,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徐骁认真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他终于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决定按照赵长陵的建议,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同时结合李义山的意见,利用地形优势设置陷阱和障碍物。

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突破西楚军队的防线,取得战斗的胜利。他详细地分配了每个将领的任务,要求大家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不得有丝毫的差错。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徐家军按照作战计划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制作了大量的假人,这些假人制作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士兵。他们将这些假人布置在西垒壁的一侧,准备用于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