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17章 丞相殉国势难敌 宋臣屈膝开城池

第17章 丞相殉国势难敌 宋臣屈膝开城池(2 / 2)

赵长陵和李义山也都笑着回应:“说的好像早投降你就能早睡似的!不过,这后宋大臣们倒是识时务,知道大势已去,便乖乖来降了。”

于是,徐骁等三人整理了一下衣衫,徐骁特意将身上的铠甲抚平,赵长陵将蒲扇别在腰间,李义山则将小胡子又捋了捋,然后一同走出军帐,前去接见后宋的大臣们。

只见后宋的大臣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面如死灰,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他们缓缓地向徐家军的大本营走来,脚步拖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无奈和悔恨,仿佛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叹息。

徐骁站在营帐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臣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走上前去,大声说道:“诸位大臣,如今你们选择投降,是明智之举。只要你们真心归顺离阳王朝,我徐骁保证不会亏待你们。离阳王朝向来重视人才,只要你们有才能、有忠诚,定能在新的朝廷中有一番作为。”

后宋的大臣们纷纷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口中齐声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等愿真心归顺离阳王朝,为将军和朝廷效犬马之劳。”

徐骁看着他们,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都起来吧。今日天色已晚,你们先在军营暂住一晚,待明日我们就投降事宜仔细沟通。”

后宋的大臣们站起身来,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徐家军的士兵,前往军营休息。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那么渺小和落寞,仿佛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

第二日,阳光明媚,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徐骁召集后宋的大臣们来到军帐中。他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那目光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内心。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我们就投降事宜进行商议。凡是真心投降的人,依旧官复原职在都城里工作,为离阳王朝效力。你们在原来的职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能够更好地维持都城的稳定和发展。不过,你们要明白,如今你们是离阳王朝的臣子,要遵守离阳王朝的律法和规矩,不得再有二心。其他誓死不投降的,我会安排一支小部队,将他们和你们的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押往离阳王朝,由朝廷发落。”

后宋的大臣们听了,有的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有的则忧心忡忡,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纷纷上前一步,跪地表示:“将军,我等真心归顺,愿为离阳王朝效犬马之劳,定当尽心尽力,不负将军和朝廷的期望。”

而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妄图反抗的大臣们则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们心中充满了悔恨,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定地选择投降,如今却要面临被押往离阳王朝的命运。

经过半天的时间,徐家军便将真心投降的和非真心投降的区分开了。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被安排在军营中休息,他们有的相互交谈着,谈论着未来的打算;有的则静静地坐在一旁,思考着如何在新的朝廷中立足。而非真心投降的大臣们则被捆绑起来,他们挣扎着,口中喊着冤枉,但没有人理会他们。随后,他们与后宋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被押上了囚车。

当夜,一支小部队押送着囚车,向着离阳王朝的方向进发。囚车里,后宋小皇帝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悔恨。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好好治理国家,整日沉迷于享乐,荒废了朝政,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想起了曾经的后宋,繁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费将军则一脸悲愤,他望着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大臣们,如今却成了阶下囚,心中充满了不甘。他大声喊道:“我后宋虽败,但我们的精神永存!你们这些叛徒,迟早会遭到报应的!我后宋的百姓不会忘记你们的背叛!”

然而,他的喊声在夜空中渐渐消散,没有人理会他。小部队押送着囚车,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一串沉闷的车轮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徐骁在处理完后宋大臣们的事情后,便开始着手接收后宋都城。他带领着徐家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后宋都城。百姓们看到徐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两旁,好奇地看着这支军队。

徐骁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示意。百姓们看到徐骁如此和蔼可亲,心中的戒备也渐渐放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上前来,跪地说道:“将军,我们后宋百姓苦啊!如今您来了,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徐骁连忙下马,将老人扶起,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徐骁定会好好治理这后宋都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离阳王朝向来以民为本,不会亏待大家的。”

徐骁在都城中设立了临时衙门,开始对后宋的政务进行整顿。他任用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让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负责管理都城的各项事务。他对这些大臣们说道:“你们在原来的职位上都有一定的经验,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都城的百姓谋福祉。如果你们做得好,朝廷不会亏待你们;但如果你们敢有二心,我徐骁绝不轻饶。”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同时,徐骁还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他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修缮房屋,开垦农田,还从军粮中拿出一部分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徐骁的努力下,后宋都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街道上,店铺重新开张,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孩子们在街道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一片祥和的景象。田野里,农民们忙着耕种,他们挥舞着锄头,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而此时,距离徐骁灭掉后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左右。他又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和平地接收了后宋都城。至此,后隋和后宋这两个唇齿之间的国家,正式成为了离阳王朝的版图。离阳王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远在千里之外的离阳王朝都城,皇帝赵礼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悦。他在朝堂上,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每次朝会时,他都要当着全朝文武百官称赞徐骁。

赵礼站在龙椅前,慷慨激昂地说道:“徐骁将军真乃我离阳王朝的栋梁之才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竟然灭了两个国家,为我离阳王朝扩张了版图,功不可没!他的英勇和智慧,让我离阳王朝的威名远扬,周边各国都不敢小觑我们。徐骁将军,是离阳王朝的骄傲!”

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徐骁将军英勇!徐骁将军乃我离阳王朝之福啊!”

徐骁的威名传遍了整个离阳王朝,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也为离阳王朝的繁荣和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茶馆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徐骁的事迹,眼中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听说那徐骁将军,智勇双全,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把后隋和后宋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位茶客说道。

“是啊,而且他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你看那后宋都城,现在变得多好啊,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另一位茶客附和道。

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离阳王朝在徐骁等将领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而周边各国也在暗中观察着,谋划着自己的未来。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个决策、每一场战争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而徐骁,这位传奇的将军,也将继续书写属于他的辉煌篇章,为离阳王朝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正所谓:

后宋末路势难留,丞相殉国群龙忧。

朝堂无主心惶惶,投降派语乱眼眸。

众臣蛊惑心生怯,齐赴徐营把头叩。

徐骁睿智察忠奸,真心假意分左右。

真心留任原职守,假意囚车向离州。

徐军入驻都城稳,秩序井然民不愁。

减赋安民施善策,重建家园乐悠悠。

数月光阴情谊厚,百姓拥戴美名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