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1章 棋书算尽山河碎 寒门砺血铸王章

第1章 棋书算尽山河碎 寒门砺血铸王章(1 / 2)

春秋乱世初期,九国并立的格局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棋盘,而黄三甲——这位独占棋、书、算三甲的翻书人,正是执子落子的幕后黑手。他以“为万世开太平”为旗号,实则以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用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九国纷争,将门阀世家主导的旧秩序推向崩溃的深渊。

黄三甲的野心,始于对门阀世族的深刻洞察。在黄三甲的世界里,皇室与豪阀世族的关系犹如藤蔓缠绕古树,门阀的利益高于国运,甚至可左右皇权更迭。西蜀皇室实为门阀苏氏南渡所立,大奉末年的甘露之变便是明证。门阀之间为争夺利益,动辄兵戎相见,百姓沦为权谋的牺牲品。黄三甲深知,若不打破这一桎梏,寒门子弟永无出头之日,天下将永陷战乱循环。

他的手段堪称毒辣。春秋九国中,西楚二万大戟士陈兵离阳边境,黄三甲却暗中游说西蜀、北汉、东越三国,以“趁火打劫”为饵,诱使三国联合攻楚。待三国出兵,他又将消息泄露给西楚与离阳,促其罢兵转攻三国。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权谋,与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之术如出一辙,却更添几分阴鸷。离阳王朝在徐骁、顾剑棠的铁蹄下灭六国、平两国,一统中原,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正是黄三甲的唇枪舌剑。

黄三甲的棋局虽精妙,却以生灵涂炭为代价。春秋九国大战持续数十年,流血漂橹,伏尸百万。西楚灭国时,大官子曹长卿目睹皇后殉国,从此一生以复国为执念,将仇恨倾泻于离阳;北莽女帝趁中原内乱崛起,南下侵扰,北凉铁骑死伤惨重;江湖门派亦卷入战火,武当、龙虎山等名门正派被迫选边站队,无数高手殒命沙场。

百姓的苦难更是不堪言说。离阳一统后,江湖虽因国运注入迎来“大年”,一品四境高手如雨后春笋,但这种繁荣不过是透支未来的假象。黄三甲以拔苗助长之法制造江湖盛世,实则埋下气运枯竭的隐患。待江湖高手凋零,寒门子弟纵有才华,亦难在武道与庙堂中立足。正如史书所载:“春秋无义战”,黄三甲的“理想”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文明的倒退。

黄三甲的所作所为,始终笼罩在矛盾的阴影中。他自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却亲手将天下推入深渊;他痛恨门阀世族,却以更残酷的方式剥夺了百姓的安宁;他渴望寒门崛起,却用战争与阴谋抹杀了无数寒门子弟的生命。这种“以暴制暴”的逻辑,暴露了理想主义者的致命缺陷:当手段与目的背道而驰时,救世主终将成为刽子手。

黄三甲的“翻书人”身份,更暗含对知识分子的批判:当读书人将天下视为可随意操控的棋局,当智谋凌驾于道德之上,所谓的“理想”不过是自私的遮羞布。

黄三甲的棋局虽未彻底实现寒门入仕的理想,却深刻改变了江湖与庙堂的格局。离阳一统后,张巨鹿推行科举取士,试图打破门阀垄断,这一举措虽遭世家抵制,却为寒门子弟开辟了一条上升通道。而黄三甲在江湖中埋下的暗线——如培养呵呵姑娘为刺客、助徐凤年对抗王仙芝——亦在无形中推动了武道与权力的再平衡。

然而,黄三甲的遗产亦充满争议。他以透支江湖气运为代价换取的短暂繁荣,终致武道衰微;他挑起的九国大战,虽削弱了门阀世族,却让北莽趁虚而入,险些令中原陆沉。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暴露了理想主义者的短视:真正的变革,不应以毁灭为代价,而应在废墟中重建秩序。

黄三甲是“翻书人”,亦是“作茧者”。他试图打破天人秩序,却陷入更深的因果轮回;他渴望寒门崛起,却让天下沦为更大的棋盘。权力与理想从无纯粹,救世与毁灭往往一线之隔。

黄三甲的棋局,终以徐凤年斩龙、离阳王朝势微而落幕。春秋九国的烽火虽熄,但江湖与庙堂的暗流仍在涌动。黄三甲的“理想”或许未能完全实现,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警示:真正的变革,从非一人一舌之力可成;寒门入仕之路,需以制度为基,而非以鲜血铺就。

……

黄三甲的唇舌如刀,划破了春秋九国虚假的太平。离阳、西楚、北汉……各国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十岁的徐骁,瘦得像根竹竿,却背着母亲缝的破布包袱,毅然推开家门。门外是饿殍遍野的荒村,远处是震天的喊杀声。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若这世道容不下活人,我便劈开一条血路!”

江湖于他,是血与火的淬炼场。他曾在破庙被流寇劫掠,反手用半截断剑刺穿贼首咽喉;在渡口被水匪推入湍流,却借着浮木游回,趁夜火烧贼船;在雪原迷路三日,靠啃树皮、饮兽血活命,最终追上一支商队,却因“来历不明”被拒,只能暗中护送百里,待商队遇袭时,他一人一刀杀退马贼,换得半块硬饼。

他学会用树枝画地形图,用碎石摆兵阵,甚至在酒肆听江湖人吹嘘战事时,能精准指出对方战术漏洞。某日,他蹲在城墙根下,听老卒痛骂北凉军“贪生怕死”,忽然起身,将怀中最后半块饼塞给老卒:“大叔,带我去北凉!我给你们当马前卒!”

十岁的徐骁,谎报年龄混入北凉军。新兵营里,他因瘦小被嘲笑为“豆芽菜”,却在第一次操练中,赤着上身扛起百斤圆木,一口气跑完十里山路,倒地时浑身血泡,却咧嘴笑:“这才叫活着!”

他打仗永远冲在最前。某次攻城战,云梯折断,他直接攀着城墙缝隙往上爬,被滚木砸中左臂,仍挥刀砍断守军旗杆;遭遇北莽铁骑冲锋,他单骑突阵,斩落敌将首级,自己却被战马踏断肋骨。老卒们哭喊:“小崽子,你不要命了!”他却吐着血沫笑:“兄弟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他待手下如兄弟。行军时,他替伤兵背药箱;扎营时,他巡查最偏僻的哨岗;分战利品,他总拿最次的,却说:“老子命硬,好东西该给能活命的兄弟!”某夜,小兵冻伤脚,他二话不说割下战袍下摆为其包扎,还哼起家乡小调:“冻了脚,烤烤火,来日杀敌更利索!”小兵哭着说:“将军,您是王侯命,别为俺脏了手。”他却一巴掌拍过去:“王侯?老子当年和你一样,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泥腿子!”

……

徐骁的北凉封王路,是用无数败仗铺就的。

1. 锦辽烽火:陈邛血祭忠魂,徐骁劫后余生

锦辽战场,黄沙蔽日,喊杀声震碎云霄。北凉铁骑与辽东军阵绞作一团,刀光如雪,血浪翻涌。陈芝豹之父陈邛,北凉军中“断矛将军”,以一杆残破铁矛闻名,此刻正死死护在徐骁身侧。

敌军铁浮屠如黑潮压境,徐骁战马中箭倒地,他滚落泥泞,肩头已中两箭。陈邛一把拽起他,嘶吼:“徐兄先走!陈邛断后!”徐骁怒目欲裂:“要死一起死!”陈邛却猛然挥矛刺穿他战袍,将其钉在身后断墙上:“北凉不能没你!若你活,替我养大豹儿!”

话音未落,陈邛已反身冲入敌阵。他手中短矛挑飞三名重甲骑兵,却被长枪贯穿胸膛。他竟以矛为柱,硬生生撑住身躯不倒,双目血红如炬,死死盯着徐骁撤离方向,直至气绝仍立如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