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380章 宣城,一支宣笔与一条徽杭古道的山水清音2

第380章 宣城,一支宣笔与一条徽杭古道的山水清音2(1 / 2)

第五层次:隐秘的山水,桃花潭与华东天路

在名声在外的诗山古道之外,宣城的山水还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境与极致风光。

· 桃花潭:深藏于青弋江的深情:我追寻李白的足迹,来到泾县的桃花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诗让这里成为了友情的圣地。潭面开阔,烟波浩渺,西岸的南阳古镇与东岸的万村隔水相望,垒玉墩、怀仙阁等景点点缀其间。乘一叶扁舟泛于潭上,山光水色与诗意情怀交融,意境悠远。

· 皖南“川藏线”:江南天路上的惊险与绝美:我自驾并分段徒步了被誉为皖南“川藏线”的桃岭公路。这条蜿蜒在宁国与泾县之间的盘山公路,精华段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其险峻与壮丽堪比真正的川藏线。穿过落羽红杉林,行经板桥自然保护区,在数个观景台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的画卷,每一处弯道后都是令人屏息的风景。这是属于勇敢者的视觉盛宴。

第六层次:古村遗韵,徽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宣城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它们是徽州文化最直观的载体。

· 龙川:奕世尚书坊下的水街人家:我走进了绩溪县的龙川村。村落的“船形”布局独具匠心,一条水街穿村而过,两岸是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最为夺目的是村口的奕世尚书坊和胡氏宗祠,其石雕、木雕、砖雕之精美,堪称徽派三雕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

· 查济:十里查村九里烟:我流连于泾县的查济古村。与宏村、西递相比,查济规模更大,且生活气息更为浓郁。“三溪穿村,四门三塔相映”,老桥、古巷、民居、祠堂、庙宇错落有致,如同一幅被时光浸染的水墨长卷。写生的学生随处可见,为古村增添了生动的艺术气息。

市井再探:老街与早点的日常

宣城的烟火气,在老街的早点铺子里升腾得最为真切。

· 谢朓楼与景德寺塔下的老城区:在宣城市区,我漫步于老城区,瞻仰为纪念诗人谢朓而建的谢朓楼,仰望古老的景德寺塔。周边的街巷里,藏着许多地道的老字号和小吃店。

· 水阳三宝与绩溪挞馃:我品尝了宣州特色的水阳三宝(豆腐干、鸭脚包、鸭翅),其风味独特,是佐酒下饭的佳品。而在绩溪,挞馃(一种馅料丰富的烙饼)是当地人最日常也最喜爱的面食,几乎每条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风味深化:从火腿到葛粉

宣城的物产之丰富,在其下辖各县的特色风味中得以充分展现。

· 绩溪火腿:与金华火腿齐名的绩溪火腿,是徽菜制作中提鲜增味的重要食材,其风味醇厚,历久弥香。

· 宁国葛粉:宁国葛粉是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用开水冲泡后晶莹剔透,口感爽滑,是清凉解暑的健康饮品。

徒步宣城,是一个不断发现其文化复杂性与自然多样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