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走的,不是名茶,不是奇石,而是一小包淮河源头的沙土,和满心被这片山水洗涤后的澄澈与通透。
在信阳的最后一个清晨,楚凡醒得格外安宁。他小心地将那包淮河源头的沙土用油纸包好,与驻马店的麦草画、南阳的玉料放在一起。他的行囊,已是一部沉甸甸的、用脚步写就的文明史诗。
11. 最后的茶席
他在浉河边找了一家茶舍,点了一壶最本真的信阳毛尖。茶香氤氲中,他看着窗外流淌的河水,将这一路的记忆细细回味。
茶艺师轻声说:这泡茶的水,就是从南湾湖取的。好茶配好水,就像好的旅程,要配上一颗准备好的心。
12. 与摆渡老人的对话
在前往车站的路上,他再次路过南湾湖。一位摆渡的老人正在岸边整理船只。
要走了?老人抬头问道。
要回家了。楚凡答道。
老人点点头:走过千山万水,最后都要回家。这湖水再美,也只是旅途;家里的那盏灯,才是归宿。
13. 淮河边的告别
他绕路来到淮河边,找了一处无人的河滩坐下。河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他从岸边捡起一块被水流冲刷得圆润的鹅卵石,与之前收集的石头放在了一起。
这块来自淮河的石头,与黄河、淇河、洹水、沙颍河、沙河、汝河、白河、淮河的石头一起,构成了他心中完整的中原水系图。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条河流的故事,一个城市的记忆。
14. 回望:山河入梦
背上行囊,走向车站。信阳的街道开始苏醒,卖早点的吆喝声,学生的读书声,茶农挑着新采的茶青走过......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最后回望一眼,将所有的印象沉淀心底。
鸡公山的云雾,南湾湖的碧波,茶山的清香,郝堂村的乡愁,灵山寺的钟声,以及那碗清凉的石凉粉......所有的南北交融、所有的古今对话,最终都化作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既有北方的厚重,又有南方的灵秀。
15. 终章:归乡
列车启动,茶山、湖泊、城镇再次向后飞驰。楚凡靠在窗边,内心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圆满。
他的徒步中国之旅,从北到南,从自然到人文,从远古到现代......最终在信阳,这个北国江南,他仿佛找到了那个完美的终点——不是地理的终点,而是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