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信阳,是清新的、交融的,充满了自然的馈赠与文化的包容。楚凡决定,在这座北国江南,他要放下所有行者的身份,像一片茶叶,在这片山水间完成最后的舒展。
6. 清晨的石凉粉
他在老城区的小巷里,找到一家卖石凉粉的摊子。用天然石花菜制成的凉粉,晶莹剔透,配上薄荷水、山楂糕,是信阳人消暑的至味。
这是老信阳夏天的味道,摊主是位慈祥的老奶奶,现在天凉了,吃的人少了。但你来得巧,这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7. 郝堂村的乡愁
他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郝堂村。青砖灰瓦的豫南民居,清澈见底的小溪,荷塘边的农家书屋,一切都保持着乡村最本真的模样。
一位在溪边洗菜的村民对他说:我们这儿啊,不搞大拆大建,就守着老房子、老树、老井过日子。乡村振兴,振兴的是这两个字。
8. 与茶二代的对话
在茶山上,他遇到一位从法国学成归来的茶二代。年轻人用现代的营销理念,把祖辈的茶园经营得有声有色。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年轻人泡着一壶毛尖,眼神明亮,最好的信阳毛尖,不在巴黎的咖啡馆,就在我们的茶山上。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9. 夜泊南湾湖
傍晚,他租了一叶小舟,独自漂在南湾湖上。夕阳西下,湖面被染成金红色,远处的岛屿如黛,近处的水鸟归巢。
渔歌唱晚,声声入耳。这一刻,所有的南北界限都模糊了,只剩下天地间最本真的宁静。
10. 最后的凝望:月照淮源
临行前的夜晚,他来到淮河源头。月光下,泉水淙淙,这里是千里淮河的起点。
他想起了鸡公山的云雾,南湾湖的碧波,茶山的清香,郝堂村的乡愁,以及那碗清凉的石凉粉……所有的南北交融、所有的古今对话,最终都化作了这淮河之源——从这里开始,奔流千里,滋养万物。
当楚凡背起行囊,准备离开时,他发现信阳的形象已深深印入心中:
· 它是一碗清凉透心的石凉粉,是融入日常的山野馈赠。
· 它是一个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是现代人对传统的温情守望。
· 它是一杯连接世界的毛尖茶,是古老技艺在当代的新生。
· 它更是一座将南北风物融为一炉的城市,诠释了和而不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