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145章 山西 · 吕梁雄魄——山脊上的奋斗与回响1

第145章 山西 · 吕梁雄魄——山脊上的奋斗与回响1(2 / 2)

楚凡此行的重点,是黄河岸边的碛口古镇。踏上黑龙庙前的石阶,脚下是奔流不息的黄河,对岸是陕西的黄土千沟。昔日的“水旱码头小都会”,如今已归于沉寂,但那层层叠叠的明清建筑、磨得光滑的青石路,仍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他住在古镇一家由老院落改造的民宿里,老板是一位从太原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我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旧’,”老板指着窗外的黄河说,“这种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美,是任何现代建筑都无法替代的。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吕梁不一样的一面。”

5. 西湾村:窑洞里的家族密码

从碛口沿黄河上行,楚凡探访了隐于山坳的西湾村。整个村落依山而建,由数十座明清窑洞院落组成,院院相通,巷巷相连,体现了独特的防御与家族聚居智慧。

一位仍住在老窑洞里的陈姓老人,热情地邀请楚凡进屋喝茶。老人抚摸着窑洞厚厚的墙壁说:“这土窑洞,冬暖夏凉,老祖宗选的这地方,背风向阳,靠着黄河。以前一家人,几辈子都住在这里,这就是‘根’。”

在吕梁,楚凡进行了一场从精神到地理的硬核体验:

· 他在卦山看到了石缝中求生的生命韧性。

· 他在杏花村品到了极致工艺下的清流风骨。

· 他在安国寺感受到了清廉实干的精神传承。

· 他在碛口触摸到了黄河商贸文明的兴衰印记。

· 他在西湾村体会到了依托于黄土与血缘的乡土中国。

这座城市的核心是“韧”——是柏树石缝求生的韧,是于成龙清贫苦读的韧,是黄河古渡历经繁华与沉寂的韧,更是生活在这片艰苦土地上的人们那份不屈不挠的韧劲。

楚凡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棵虬劲的卦山古柏。他带着这份来自吕梁山的坚韧力量,即将结束他在山西的旅程,转向南行,重回黄河岸边,奔赴那个因壶口瀑布而闻名的下一站——太原。他感到自己的脚步,因这山与河的洗礼,而变得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