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徒步记录者 > 第145章 山西 · 吕梁雄魄——山脊上的奋斗与回响1

第145章 山西 · 吕梁雄魄——山脊上的奋斗与回响1(1 / 2)

楚凡将带着从临汾汲取的“根”的情怀,向西而行,踏入那片被吕梁山脉雄浑臂膀紧紧拥抱的、充满英雄传奇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土地——山西吕梁。

离开临汾盆地的丰饶,西行的道路开始明显爬升。车窗外的景色从平坦的田畴逐渐变为起伏的黄土丘陵,巨大的沟壑如同大地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当“吕梁山脉”那苍茫的轮廓清晰地横亘于天际时,楚凡知道,一片更为粗犷、更为硬朗的土地正在等待着他。

核心路线: 交城卦山 → 汾阳(杏花村) → 离石(安国寺、白马仙洞) → 临县碛口古镇

徒步者所见所闻:

1. 卦山:天地交错的柏树奇观

楚凡的第一站,是交城的卦山。这里没有险峻的高峰,却以漫山遍野、形态奇特的古柏闻名。这些柏树生于悬崖,长于石缝,虬枝盘错,姿态万千,仿佛遵循着某种古老的《易经》卦象。行走其间,能感受到一种顽强的、与严酷环境抗争的生命力。

一位在山上锻炼的本地老人告诉他:“你看这些柏树,石头里没多少土,也没多少水,可它们就是能活上千年!这劲儿头,像不像我们吕梁人?”

2. 杏花村:牧童遥指的清香之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楚凡来到汾阳杏花村,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他参观了汾酒老作坊博物馆,看着那些古老的地缸、酒海,听着讲解员讲述“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工艺奥秘。

在品酒室,一位资深品酒师对他说:“汾酒的‘清’,来自于极致的工艺和这一方水土。做人做事也一样,心清,路子才正。我们吕梁,不只有外人想象的煤炭,更有这流传千年的‘清香’。”

3. 安国寺:于成龙读书处的清贫风骨

在离石区的安国寺,楚凡寻访了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读书楼。地方狭小,陈设简陋,很难想象一代能臣就是在此等清苦环境中磨砺而出。寺内古木参天,异常幽静。

看守此处的一位文保员感慨道:“于成龙是吕梁人的骄傲。他告诉我们,在这艰苦的地方,只要心中有信念,肯读书,肯实干,一样能走出大山,为国为民干出一番事业。这种精神,到现在也不过时。”

4. 碛口古镇:黄河古渡的沉睡与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