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药圃传薪(2 / 2)

林小羽往新搭的竹架上缠红绸时,突然听见一阵欢呼。原来位村民按照《药圃三字经》的法子,把家里快枯死的七叶莲救活了,正举着花盆往这边跑,叶片上的水珠像星星一样闪。他的孙子举着个自制的药囊喊:“我也会编这个了!里面装着薄荷!”

日头偏西时,村民们背着装满药种的篓子准备回家。最小的药童突然举着个布包跑过来,往每个人手里塞了把灵泉水泡过的紫草籽:“这个是改良过的,比上次种的好活!” 他往位妇人手里塞了张画,“这是小姐姐画的,照着种就行,不用认字。”

北境小姑娘帮着把药谱捆在村民的背篓上,麻纸用桐油浸过,不怕雨淋:“记住,雪绒花不能跟紫草种一起,它们会打架。” 她突然指着远处的野山桃,“等你们的药圃长出药草,就来换咱们的同心膏,不用花钱!”

萧承煜往马车上装灵泉水时,见林小羽正帮位老婆婆把药囊系在拐杖上。红绸在竹杖上打了个北境的同心结,风一吹,香囊撞在杖头的铜箍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这样走路时,药香就能跟着您了。” 林小羽的指尖划过香囊上的七叶莲,“比揣在怀里管用。”

回程的路上,马车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新学子们正在修订《药圃三字经》,绿衫学子突然指着 “雪绒花忌涝” 几个字笑:“我写成‘记牢’了,难怪村民们老问是不是要记在心里。” 北境小姑娘立刻往他手里塞了块炭笔:“改过来!不然他们会把药苗淹死的!”

林小羽靠在车壁上,看着萧承煜给孩子们讲药草的故事。他说北境的雪莲花能在冰缝里扎根,说青山村的七叶莲能在石缝里开花,听得孩子们眼睛发亮。她突然想起早晨出门时,老秀才往她手里塞的新刻木牌,上面 “药圃传薪” 四个字,笔画里还留着淡淡的木香。

“你说,他们能种好这些药草吗?” 林小羽往萧承煜手里塞了块薄荷糖,糖纸沙沙响着,像风吹过药圃。

萧承煜往她掌心放了颗刚摘的野山桃:“肯定能。”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田埂,“你看这野山桃,没人管也长得满山都是,药草也一样,只要给点种子,就能扎根发芽。”

马车驶进青山村时,药学堂的灯已经亮了。老秀才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手里的戒尺在掌心敲得咚咚响:“可算回来了!北境寄来新的药谱,说雪绒花和七叶莲杂交能长出新药草,让咱们试试!” 他往孩子们手里塞了个热乎的菜团子,“快趁热吃,连夜试验去!”

药铺的灯亮到后半夜。林小羽往新的药谱上贴着今日采的紫草叶,萧承煜则帮孩子们整理药草杂交的记录。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摊开的纸上,“雪绒七叶莲” 几个字的旁边,画着朵一半白一半绿的花,像个调皮的孩子。

最小的药童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支画笔,笔尖的颜料在纸上晕出个小小的紫草花。北境小姑娘往他身上盖了件青布衫,自己则靠在药篓旁,怀里的牛角药碾沾着新磨的药粉,像落了层香雪。

林小羽轻轻合上药谱时,萧承煜突然从怀里掏出块木牌,上面刻着株杂交的新药草,根须在泥土里缠成个 “传” 字。他把木牌往石碑旁一插,月光下,新刻的纹路和旧有的 “南北同心” 四个字渐渐融在一起,像条流淌的河。

“你看。” 萧承煜的声音轻得像怕惊醒虫鸣,“只要有人学,有人传,药草就不会死,医术就不会断。”

林小羽望着窗外的野山桃,花瓣在夜风中轻轻飘落,像是在给新播的药种唱摇篮曲。她知道,用不了多久,山外的村子会有片新的药圃,北境的雪地里会开出七叶莲,而青山村的药学堂,会继续把这些药草的故事讲下去,让药脉像灵泉水一样,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