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病榻惊变(1 / 2)

建安二十四年,邺城的魏王宫深处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石气息。曹操斜倚在锦榻之上,额头上覆着浸过冰水的丝巾,那双曾经洞察天下、令诸侯丧胆的锐利眼眸,此刻却因长期的头风病而显得疲惫浑浊。

自建安二十年汉中与刘备对峙失利以来,这顽疾便如附骨之疽,时时发作。其后孙权犯谯郡,他不得不抱病驰援;朝中因他晋位魏王而暗流涌动,势力范围内叛乱此起彼伏;更别提那个织席贩履的刘备,竟敢在沔阳登坛祭天,僭称汉中王!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加重着他的病情,损耗着他本已不再充沛的精力。

去岁,倒是有一桩喜讯。爱子曹彰骁勇,大破乌桓,迫降鲜卑部落,总算稳住了北方边境。这让曹操在病榻上稍感宽慰,北疆暂安,他或许能专心对付西边那个心腹大患。

然而,时光不饶人。曹操能清晰地感觉到,生命的沙漏正在加速流逝。他本已决意,就在今年,建安二十四年,他要亲征汉中,一雪前耻!筹备工作已在暗中进行,他甚至已计划移驾洛阳,亲赴长安督战。可就在这紧要关头,头风病再次猛烈发作,来势汹汹,竟使他无法下榻,亲征之议,不得不搁浅。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与对天命的无奈。

此刻,他正强打精神,利用这病榻时光,教导王世子曹丕为政统兵之道。

“丕儿,为君者,当知人善任,明察秋毫。譬如西线,夏侯妙才勇则勇矣,然其性如烈火,需以沉稳之将佐之,故吾使张儁乂为其副……” 曹操话音未落,一阵急促得近乎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宫室的宁静。

“大王!长安……八百里加急军报!” 谒者官几乎是扑倒在榻前,双手高高捧起一封粘着赤羽的紧急文书,声音颤抖。

曹丕见状,立刻上前接过,迅速拆开,只看了几行,脸色便是一变,低声念道:“……汉中王世子刘封,抵达汉中前线视察……征西将军夏侯渊与左将军张合,已提兵出斜谷,攻蜀军石门、褒县、赤岸诸围……”

“视察?” 榻上的曹操猛地睁开双眼,那病态的浑浊瞬间被锐利的光芒驱散,他几乎是咬着牙挤出这两个字,“刘备派他的继承人,到两军对峙的前线,仅仅是为了‘视察’?”

一股寒意,瞬间沿着曹操的脊背窜上头顶。他太了解刘备,也太了解战场了。

“诱饵!此必是诱饵!” 曹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悉阴谋的愤怒与惊惧,“刘封亲至,绝非寻常巡视,此乃刘备、庞统、法正之辈设下的毒计,目的就是激怒妙才,引他出战!”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曹丕连忙上前搀扶。曹操靠在榻沿,胸口剧烈起伏,脑海中飞速地分析着:

“从战术上看,妙才抓住敌方核心人物抵达前线之机,果断出击,试图夺取褒斜道南口控制权,抢占先手……这步棋,看似迅猛,有其道理。” 他甚至在一瞬间,对夏侯渊的快速反应有一丝初步的认可。

但这点认可,迅速被巨大的不安淹没。曹操对夏侯渊的了解太深了!他那句反复告诫的话,此刻如同警钟般在脑海中轰鸣——“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 夏侯渊刚烈勇猛,却也恃勇轻敌,易怒少谋。这个“世子视察”的诱饵,简直就像是为夏侯渊的性格弱点量身定做!不但是夏侯渊,如果自己在关中能舍得这个诱饵么?

在直觉的预警之后,曹操那卓越的战略眼光立刻将零星线索拼凑起来,一个可怕的全局图景在他脑中清晰浮现: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边境摩擦!这是刘备精心策划的一场大型战役!其目的绝非小打小闹,而是要以刘封为饵,行围点打援、引蛇出洞之策!他们的终极目标,不是一城一池,是要藉此机会,重创甚至歼灭我关中主力,进而……鲸吞我的整个关中!”

想到这里,曹操惊出一身冷汗,连那折磨他许久的头风,似乎都在这一刻被巨大的危机感暂时压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