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冷声道:张鲁,念在昔日情分,我给你三日考虑。三日后若不降,我亲自攻城!
说罢调转马头,带着众人绝尘而去,只留下瘫软的张鲁被众人七手八脚抬回府中。
太守府内,待张鲁悠悠转醒,已是深夜。他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喃喃道:马超……马超竟降了刘备……
阎圃递上热茶,低声道:主公,如今马超来势汹汹,我军若战,恐难抵挡。不如……
我本以为他是来救我的……张鲁老泪纵横,当年他父亲马腾与我……
主公,事已至此,不如……
张鲁抬手止住阎圃的话,长叹一声:罢了……刘备仁义之名,我亦久闻。与其负隅顽抗,不如归顺,保全城中百姓。
次日,南郑城门缓缓开启。
刘封遣谋士薛琮入城劝降,张鲁已无斗志,厚待使者,决意归顺。
晨光熹微中,张鲁亲捧印绶文籍,与薛琮同乘一车,缓缓驶出城门。城外蜀军列阵相迎,刘封策马而出,拱手笑道:“张太守深明大义,免此一战,百姓之福!”
张鲁苦笑,躬身奉上印信:“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愿归顺刘皇叔,效犬马之劳。”
刘封双手接过,亲自扶起张鲁:天师请起。皇叔素闻天师爱民如子,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随后与张鲁并马入城。沿途百姓探头观望,见军队秋毫无犯,渐渐放下心来。
马超勒马立于道旁,冷眼旁观。张鲁经过时,忍不住低声道:“孟起何故背我?”
马超漠然道:“某非背公,乃顺天命。”言罢,策马而去,再不回顾。
入得府衙,刘封召集众官,宣布道:刘州牧有令,归顺官员各安其位,百姓赋税减半,以慰多年劳苦。
众官闻言,纷纷拜谢。张鲁见刘封处事公允,心中最后一丝不甘也消散了。
当夜,南郑府衙设宴庆功。
刘封高坐主位,张飞、马超、庞统、法正等人分列左右,张鲁亦被邀入席,只是神色黯然。
刘封举杯道:“今日得南郑,皆赖诸位之功!他日父亲面前,封必如实禀报!”
……
深夜,刘封修书一封,遣快马送往成都,向刘备报捷。信中详述取南郑经过,特别提及马超投靠、攻南郑之功。
信使出发后,刘封独坐帐中,望着南郑城内的万家灯火,心中感慨:不动干戈而得一郡,方为上策。父亲仁德之名,果非虚传。
与此同时,张鲁府中。阎圃低声道:天师,难道就此放弃基业?
张鲁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五斗米道重在济世,不在权位。观刘备用人之道,确有过人之处。汉中交于他手,未必不是好事。
阎圃默然。张鲁望向窗外明月,喃喃道:只愿百姓安康,道法长存……
宴散后,马超独坐城头,望着北方星空,手中酒壶渐空。
马岱走近,低声道:“兄长,可是念及凉州?”
马超沉默良久,终是冷笑一声:“曹操尚在,某心难安。”
夜风掠过城头,卷起一缕未熄的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