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蜀都惊变(2 / 2)

“轰——!”

“三日”二字,如九天神雷,劈得满殿众人魂飞魄散!

他们竟还在为庞统的“重伤濒死”狂欢痛饮,殊不知,江州早已易主!成都东方门户,已然洞开!

刘璋眼前一黑,如遭重击,轰然瘫坐回冰冷的玉座。他的嘴唇哆嗦着,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抽气声,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

——灭顶之灾,已至眼前!

黄权酒杯滑落,酒湿衣襟浑然不觉。他猛地站起,声音因惊骇与剧变而嘶哑颤抖:“主公!江州乃我蜀中命脉!咽喉之地!江州已失,荆州大军入川之路再无阻碍!”黄权的声音带着一种悲怆的穿透力,试图刺穿弥漫的恐慌,“探报言刘封已夺占垫江,打通水路或陆路,与即将沿江而上的刘备主力大军汇合!一旦两军合流,兵锋直指雒城,则成都危矣!”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铁锥,一下下敲在每个人心头。刘璋的身体又往下滑了几分,眼神更加涣散。一些胆小的官员已经开始瑟瑟发抖。

“当务之急!”黄权猛地踏前一步,声调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刻不容缓!”

“其一:速遣八百里加急!严令雒城、绵竹等所有通往成都北路的隘口、关城!死守!不惜一切代价!绝不容刘备主力再进一步!告诉他们,身后即是成都,无路可退!”

“其二:江州、垫江至涪关一线,德阳、广汉等所有沿途隘口、城池,同样严令!严防死守!层层阻击!不求歼敌,但求迟滞!务必拖延刘封大军北上的速度,绝不能让他顺利与刘备汇合!每拖延一日,便是为我成都多争一日生机!”

“其三:火速遣使北上汉中,向张鲁求援!”此言一出,厅内又是一阵骚动。黄权不管不顾,继续疾声道:“请他与我们合兵,南北夹击,共击葭萌关!此乃围魏救赵之策!刘备若分兵回救,则我正面压力骤减!同时,请张鲁务必派遣其麾下巴西太守杨昂,引兵南下,协助我军扼守涪江水路要冲!绝不能让刘封大军顺利与刘备汇合!”

“其四:成都!即刻起!”黄权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刘璋,“坚壁清野!城外五十里内所有粮秣、物资、百姓,能迁入城的全部迁入!不能迁的,就地焚毁!绝不给刘备大军留下一粒米,一根草!全城戒严!四门紧闭,只出不进!征召城中所有丁壮,发放器械,编入守城序列!加固城防,修补雉堞,深挖壕沟!调集成都城内所有能战之兵,即刻上城!枕戈待旦,准备迎敌!”

黄权一口气说完,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跳动。他的计划环环相扣,充满了背水一战的悲壮和一线求生的挣扎。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鼓,敲在死寂的大殿上。他望向刘璋,等待着这位掌握着蜀中命运的主公最后的决断。

“主公!万万不可!”一个沉稳而带着焦急的声音响起。李严大步出列,对着刘璋深深一揖,又转向黄权,眼神锐利,“黄主簿之计,其余几条尚可斟酌,但联合张鲁,无异于饮鸩止渴!引狼入室!”

李严的声音清晰有力,暂时压下了部分恐慌:“主公明鉴!汉中与我巴蜀,有累世之仇,早已不共戴天!张鲁盘踞汉中,对我富庶巴蜀本就虎视眈眈,日夜觊觎!如今我军新败,门户洞开,此时邀其南下,无异于开门揖盗!纵使他肯出兵,与我合力击退刘备,以张鲁之贪婪狡诈,其大军既入蜀境,岂会轻易退去?届时驱走猛虎,又来饿狼,巴蜀沃土,终将为张鲁所得!此乃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之策!请主公三思!”

李严的剖析直指要害,将引入外援的巨大风险赤裸裸地摊开。厅堂内的争论声更大了。有人觉得黄权是救急之法,有人则深以为然李严的远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璋身上。

刘璋瘫在坐榻上,冷汗浸湿了内衫。黄权的急迫如烈火焚心,李严的警告如寒冰刺骨。一边是刘备大军压境的灭顶之灾,一边是张鲁趁虚而入的深重隐患。他感觉自己的头颅仿佛要被这两股力量撕裂。

时间在死寂中一分一秒流逝,空气沉重得令人窒息。群臣屏息,连烛火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终于,刘璋极其艰难地、缓缓地抬起了手,声音虚弱而飘忽,却带着一种绝望中的决断:“张鲁……张鲁之仇,乃家恨。刘备……刘备之兵,是国难!家恨……暂且放下……国难……迫在眉睫……”

他停顿了一下,深深吸了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准……准黄权所奏……速遣使……往汉中求援张鲁……合攻葭萌关……请杨昂协守涪江一线……”

此言一出,黄权心中稍定,李严则脸色一黯,无奈地闭了闭眼。

然而,刘璋接下来的话,却让黄权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然……坚壁清野……征丁壮……此等扰民之举……太过酷烈,成都……乃王化之地……岂能……岂能自毁家园,惊扰黎庶?民心……民心若失……守城何益?此议……作罢……”

“主公!”黄权急得几乎要跪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城外粮草若不收焚,必资敌寇!丁壮不征,城防空虚,如何御敌于外?此乃……”

“不必多言!”刘璋罕见地厉声打断,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固执和近乎懦弱的“仁慈”,“孤意已决!坚壁清野之事,休得再提!其余诸项……速……速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