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颖口退思(2 / 2)

众将齐声应诺,唯有程昱仍面带忧色。曹操转身拍了拍这位老臣的肩膀:仲德,用兵如弈棋,有时退一步方能进两步。孙权今日之胜,未必不是来日之败的伏笔。

当夜,曹操独坐帐中批阅军报。案头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日渐消瘦的面容。四十七岁的枭雄第一次感到岁月不饶人,也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长江以南,或许真有一道他此生难以逾越的天堑。

报丞相,江东有使者到!亲兵在帐外高声禀报。

曹操眉头一挑:带进来。

来者是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自称吴侯门下客卿。他恭敬地呈上一封书信,曹操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孤与丞相,彼此皆汉朝臣宰。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

曹操读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翻到背面,又见两行小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帐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曹操的反应。突然,曹操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畅快:好一个孙仲谋!不欺我也!

荀攸小心问道:主公何故发笑?

曹操将信递给众谋士传阅:孙权小儿,先用大义责我,再用赤壁之败激我,最后竟直言不讳地说出心中所想。这等坦率,倒让我欣赏。他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他说的不错,春水方生,对我军确实不利。与其在此空耗兵力,不如暂且退兵。

程昱急忙道:主公,这恐怕是孙权的骄兵之计!

曹操摇头:非也。孙权信中虽带讥讽,但所言确是实情。我军不善水战,春雨连绵更添困难。他敢如此直言,正是料定我会权衡利弊。

使者不动声色:丞相明鉴万里。吴侯常说,当今天下英雄,唯丞相与吴侯耳。

曹操想起当年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自己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今刘备远走西川,而眼前这个年轻的对手,却让他感到棋逢对手的兴奋与忌惮。

回去告诉孙权,曹操将书信置于烛火上,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就说曹操领教了。来日方长,江东的红日,未必能照到中原大地。

使者退下后,曹操立即下令:重赏来使,传令三军,明日班师回朝。命朱光镇守汝南,其余各部随我回许昌。

当夜,曹营忙碌异常,士兵们收拾行装,将领们安排撤退次序。曹操独自站在江边,望着对岸东吴营寨的灯火,心中百感交集。他喃喃自语:孙权……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