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巴蜀难攻(1 / 2)

刘备正待散会,突然间,庞统上前,手指间捏着一枚黑子,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荆州刺史府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称不上俊朗却充满智慧的面容。

主公请看。庞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将黑子重重按在代表益州的位置上,刘璋暗弱,张鲁割据。此乃天赐良机。

棋子与檀木案几相击,发出清脆一响,檀木案几震颤,仿佛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刘备眉头微蹙,目光在地图上逡巡。棋盘上山河形势一目了然——北方曹操虎踞中原,江东孙权稳坐江表,而他刘备,虽得荆州、交州,却仍是三足中根基最浅、最弱的一方。

刘封凝视棋盘,目光灼灼:“军师之意,是取益州?”

庞统嘴角微扬,眼中锋芒毕露:“蜀地天府之国,却无雄主镇守。此乃……”

他指尖轻敲棋子,一字一顿:

“天赐基业。”

士元此言差矣。坐在一旁的关羽捋了捋长须,丹凤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益州刘季玉乃汉室宗亲,与我大哥同宗。若攻同宗,岂不为天下人所笑?再者,曹操在北,虎视眈眈,我军当北伐中原,匡扶汉室,何故西顾?

庞统微微一笑,不急不躁。他早已料到会有此质疑。手指轻敲棋盘,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云长将军忠义之心,统深感敬佩。然天下大势,非仅凭忠义可定。庞统从棋罐中又取出一枚白子,置于曹操所在的北方,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兵精粮足,我军若此刻北伐,无异于以卵击石。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在庞统与刘备之间流转。他虽未发言,但眼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庞统知道,这位先生早已看透局势,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表态。

刘备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士元,即便如你所言,益州可取。然刘璋与我同为汉室宗亲,若夺其地,恐失天下人心。

庞统深吸一口气,这是他等待的关键时刻。他站起身,向刘备深深一揖。

主公,昔日高祖刘邦为天下计,不惜与项羽争锋;光武帝刘秀为复兴汉室,亦曾征战四方。庞统的声音渐渐提高,今刘璋暗弱,不能守土安民,致使益州百姓困苦。张鲁在汉中,以五斗米道惑乱民心。主公若取益州,非为私利,实乃救民于水火。

他停顿片刻,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且益州乃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得之可为根基,进可图中原,退可守险要。此所谓逆取顺守之道也。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仍未下定决心。庞统知道需要再加一把火。

主公可还记得隆中对?庞统看向诸葛亮,后者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孔明与统皆认为,欲成霸业,必先跨有荆益。今荆州、交州已得,若再得益州,则大业可期。

诸葛亮适时开口:士元所言极是。亮虽与主公定下跨有荆益之策,然入蜀之计,士元谋略更为详尽。

关羽冷哼一声:纸上谈兵易,真刀实枪难。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便刘璋暗弱,我军长途跋涉,如何能确保必胜?

庞统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徐徐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益州各地的山川地形、关隘要塞。正是刘封令人跟着商队西进,画出来的图纸。

云长将军所虑极是。都督与统为此已筹划多时。庞统指着地图道,益州虽有剑阁、葭萌之险,然刘璋麾下将领不和,东州兵与益州本土势力矛盾重重。更兼张鲁在北牵制,刘璋首尾难顾。

他指向地图上的一条路线:我可遣一军佯称助刘璋抵御张鲁,借道入蜀。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可一举而定。

刘备的目光在地图上停留许久,终于缓缓点头:士元谋划周详,确有其理。然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思。

庞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拱手道:主公英明。统还有一策,可先遣使与刘璋通好,观其反应,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