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岭南新治(1 / 2)

几日后,龙编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刘封立于城墙之上,目送麾下众人奔赴各自任所。

甘宁的锦帆军在码头整装待发,新制的战船上铜铃在晨风中叮当作响。这位横海校尉正与黄射交研究海防图册:合浦港的调度就拜托黄兄了,某家要去会会那些占城的海贼。

黄射抚摸着新领的郡尉印绶,笑道:甘兄放心,需要某配合的,直说……

报——传令兵疾驰而来,郁林急报!五溪蛮与乌浒人又起争端!

刘封眉头微皱,随即说道:无妨,刘太守能解决的。又对侍立的沙摩柯道:蛮王走一趟郁林助刘太守一臂之 力,务必化解此事。

沙摩柯抱拳道:“诺!”

次日,刘封召集工匠,亲自督导曲辕犁的锻造。

此犁轻便,一人一牛即可耕作,比直辕犁省力三成。刘封手持图纸,向铁匠解释,犁头加厚,犁身略弯,更适交州松软土壤。

数日后,第一批曲辕犁分发至农户手中。与此同时,刘封令各郡开凿水渠,引山泉灌溉,并在低洼处修筑堤坝,以防雨季洪涝。

刘封与农官巡视郊外,田垄间新制的曲辕犁正翻起新开荒地黝黑的泥土。

都督大才,农官指着犁头特殊的弧度,这般改造后,妇人孩童都能操作。他弯腰抓起把土,交州土地肥沃,只是……

只是耕作粗放。刘封接过话头,从怀中取出图纸,这是襄阳传来的水车图样,回来我让匠作制作,引水灌溉。

远处突然传来铜锣声。只见一队胥吏正在丈量土地,为首的书佐高声宣读:奉州牧大人有令,新垦荒地免赋三年!按丁授田,摊丁入亩!

几个俚人汉子躲在榕树后张望,眼中既有怀疑又有渴望。刘封对农官低语几句,片刻后,农官便带人捧着几把铁制农具走向那些山民。

月底,合浦城内张灯结彩。刘封与士玥的婚礼如期举行。士府送亲的队伍绵延三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金银聘礼,而是俚人巫女手持的七彩羽幡。

一拜天地!

刘封与士玥并肩而立。新娘的嫁衣别具匠心——汉式的朱红深衣上,绣着俚人传说中的百鸟纹样,腰间银链缀满珍珠,额间点着靛蓝海神纹。当她盈盈下拜时,腰间银铃与腕上玉镯相击,发出清越声响。婚礼上,俚人吹响海螺号,汉乐奏起《凤求凰》,汉越交融,其乐融融。

婚宴上,士玥的叔公,俚人洞主蒙鲁捧着陶瓮走来:汉家女婿,喝过这瓮五色酒,就是自家人了!瓮中酒液泛着奇异的蓝绿色光泽。

刘封仰头痛饮,酒液顺着下巴滴落在喜服上,竟晕开成凤凰尾羽般的纹路。满座俚人长老顿时欢呼雷动。

婚后,成为汉俚沟通的桥梁,她换上了俚人服饰,发间的银梳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亲自入云雾山劝说俚人、越人出山定居。

汉人耕种,亩产翻倍;官府减税,三年不征。她以俚语向族人解释,若愿下山,土地任选,自治自理。

起初,俚人疑虑重重。直到刘封亲自带人入山,教授新式农具用法,并承诺:俚人自治,汉官不干涉内务,唯需遵汉律,纳同等赋税。若有汉吏欺压……他猛地拔剑斩断身旁毛竹,犹如此竹!

数月后,第一批俚人村落出现在平原边缘,与汉人村庄隔田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