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刘备与孔明密议。
诸葛亮听完原由,笑道:此乃美事!主公何不应下?
刘备忧心道:“周瑜此计,分明欲害吾儿,岂能让他入虎口?”
孔明大笑:“亮岂能不知?正因是计,才要应下。”他附耳低语,主公勿忧,周瑜虽智,岂能逃我算计?我已定下三条妙计,保子瞻无恙,更叫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仍犹豫不决,孔明却已唤来孙乾,命其随吕范回江东,先行应下亲事,又令人往长沙去寻刘封。
几日后,刘封快马从长沙赶回。一进书房,就见诸葛亮与父亲神色诡秘。
父亲急召,有何要事?
刘备叹息不语。诸葛亮笑道:恭喜子瞻,吴侯愿以妹相许,此乃天赐良缘。
刘封剑眉一皱:此必是周瑜之计,欲赚我去江东!那孙尚香我有所耳闻,性情刚烈,居常带刀,岂是良配?
孔明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子瞻果然慧眼如炬。将门虎女啊……,子瞻可是怕了?
刘封冷笑,我刘子瞻何曾怕过?当日我孤身入吴营,全身而退,只是不屑中计罢了。
诸葛亮意味深长道:我军虽得荆州八郡,然北有曹操虎视眈眈,东有孙权心怀叵测。此时若能与江东联姻,既可稳固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又可令孙权日后图谋荆州时投鼠忌器。
说着,孔明嘴角微扬:况且,以子瞻之才,若能娶得吴侯之妹,他日江东群臣中必生分歧。更妙的是……
刘封挑眉:“什么?”
孔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低声道:“子瞻难道不想看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模样?想必精彩得很。”
刘封闻言抚掌大笑:军师此言甚妙!想到我那未来舅兄和周瑜吃瘪的模样,倒叫人心痒难耐。二人相视而笑,眼中俱是促狭之色。
笑罢,刘封说道: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取出三个锦囊:此中有三计,子龙会随行护卫。子瞻只需依计行事,保管马到功成。
刘封看着锦囊,忽然大笑:好!既如此,我便去会会这位‘江东虎女’!看看,这孙尚香到底是母老虎,还是女中豪杰!
却说孙乾领命后,即与吕范乘舟东下。船至京口,二人入见孙权。吴侯于堂上设宴相待,席间孙乾拱手道:我家主公感念吴侯美意,已应允亲事,特遣乾前来复命。
孙权举杯笑道:吾与玄德共扶汉室,今结为姻亲,实乃天作之合。小妹能配刘公子,也是她的福分。言罢目视吕范,二人会意一笑。
宴罢,孙乾即刻启程返荆。不日回到襄阳,入见刘备复命:吴侯诚意拳拳,已在南徐备好婚仪,专候公子前往完婚。又低声道:观孙权言辞恳切,似无诈伪之意。
刘备闻言,仍是踌躇不定:东吴诡计多端,封儿此去恐有不测……
诸葛亮见状,轻摇羽扇道:主公勿忧。亮已筹谋妥当,特设三条妙计。
刘备寝食难安,连夜召赵云入内。
子龙,此行凶险,你务必护封儿周全。
赵云单膝跪地:主公放心,云万死不辞!
诸葛亮附耳低语:此番护卫子瞻入吴,需依此三计行事。说着从袖中取出三个锦囊,郑重交予赵云:此三计须依次开启,贴身收藏,万勿泄露。第一计,上岸即拆;第二计,婚宴时用;第三计,危急时开。
赵云将锦囊贴身收好,肃然道:军师放心,云定当护子瞻周全。
待诸事安排妥当,孔明先遣人携聘礼前往东吴,婚仪诸物一应备齐,只待吉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