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临江仙(1 / 2)

汉水之畔,旌旗招展,一支船队静静地泊在岸边,数十艘船气势磅礴,船上的水手们身着整齐的战甲,个个精神抖擞,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刘封立于最前的楼船上,一身锦衣,腰间悬着雌雄双剑,汉水反射着朝阳,更添几分英气逼人。身后,赵云一袭白袍按剑而立,目光如炬;孙乾抚须沉吟,似在盘算此行荆州的人心得失;庞隆怀抱长剑,矗立在刘封身侧,鹰隼般的目光不断扫视四周,右手始终不离剑柄三分;糜芳则略显焦躁,不时回头催促士卒加快装船。五百精锐甲士肃立,矛戈如林,映得水面一片肃杀。

岸上,刘备目光复杂地望着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儿子,老泪纵横:“封儿,东吴诡谲,若事不可为,保命要紧啊!为父不求其他,只愿你能平安归来。”

刘封单膝跪地,俯首领命,尔后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亲宽心,儿此去必叫东吴见识我荆州儿郎的风采!大汉威名,不容亵渎!”

大风卷起旗帜,猎猎作响。船队缓缓离岸,如离弦之箭,劈开汉水浊浪,顺流而下。

“子龙叔,此去三江口,顺流需几日?”刘封忽然开口,声音清朗。

赵云手按剑柄,略一沉吟:“风顺无阻,顺汉水而下,五日可至三江口,再转长江东进,三日可达南徐。”

数日后,船行至三江口,刘封立于船头,看着滔滔江水滚滚东去,脑海中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不自觉地吟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壮阔的吟诵声与涛声相和,惊起一群江鸥。赵云等人侧目,他们从未听过少主吟诗,这诗中既有豪情万丈,又有看破红尘的淡泊,仿佛穿越千年的智者在这乱世中低语。

船队抵达夏口,这里是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水势磅礴,商旅云集。江面上风帆点点,岸上人声鼎沸。刘封站在甲板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这座战略要地。

刘封的船队缓缓驶入水寨时,江风正卷着战旗猎猎作响。这座扼守长江咽喉的要塞,此刻已尽插‘汉’字赤旗。

属下(末将)恭迎都督!

码头前,四人齐声抱拳,声音在江风中格外清晰。为首的一袭玄色深衣,玉带悬腰,虽无甲胄在身,却自有一番渊渟岳峙的气度;甘宁甲胄加身,昔日锦帆贼首的风采犹存,腰间双戟寒光流转,腰间锦铃随动作叮咚作响;;黄射按剑而立,背后箭囊中白羽森然,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丁奉一身铁甲映着寒光,虎目如电,浑身散发着凛冽战意。

刘封锦衣翻飞,踏着船板稳步而下。他目光扫过水寨中正在操练的水军,但见战船列阵,箭楼森严,不由颔首:诸位辛苦。

罗素上前一步,玄色衣袖在江风中轻扬,温声道:都督舟车劳顿,属下已命人备好接风宴。夏口防务也已按都督先前的部署安排妥当,各营将士日夜操练,不敢懈怠。

甘宁咧嘴一笑,铃铛叮咚:少主放心,有某家在,江东鼠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指向江面,上月周泰那厮想来探营,被某一箭射落了兜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