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凤栖荆南(1 / 2)

时值建安十四年,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巡视荆州各郡,尚未归来。荆州州牧府内,刘备正与简雍、孙乾等人商议钱粮调度之事,忽见门吏匆匆来报:禀主公,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

刘备闻言,眉头一展。他早闻之名,与孔明齐称卧龙凤雏,当即吩咐:快请入内相见。

不多时,庞统阔步而入。只见他身着素色长袍,面容黝黑,浓眉掀鼻,短须如戟,虽相貌不扬,却自有一番傲然气度。他行至堂中,对刘备长揖一礼,却不下拜。

刘备见其貌陋,又这般倨傲,心中已有三分不喜,却仍温言道:春寒未消,足下远来不易?

庞统目光炯炯,直视刘备:见襄阳春色如许。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投效明公。他本怀揣鲁肃荐书,又知孔明与自己齐名,却故意不取,只欲以真才学打动刘备。

刘备见他这般作态,更觉轻狂,勉强道:今荆楚初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必当重用。

庞统闻言,心中一震:我庞士元竟只得区区县令?他本欲当场展露才学,又思孔明不在,无人为自己说话,只得强压愤懑,拱手道:统领命。说罢转身便走。

恰在此时,身着银鳞细甲的刘封大步进院。他正要赴荆南督查春耕,特来向父亲辞行。

父亲,孩儿明日便启程……话音未落,忽见廊下转出个郁气满面的文士,面容黝黑,浓眉掀鼻,短须如戟。二人擦肩而过时,刘封嗅到对方袖中淡淡的墨香。

方才那位先生是?刘封好奇相询。侍从答道:乃是荆州名士庞统,主公任他为耒阳县令……

什么?刘封手中马鞭啪地落地,可是与孔明先生齐名的凤雏?不待回答,他转身冲进厅堂,父亲!门外那位……

刘备摆手打断:不过狂士耳。我儿且去准备行程。

刘封匆匆辞别父亲,翻身上马疾驰出城。但见官道两旁杨花似雪,远处有个青色身影正踽踽独行。

却说庞统出了州牧府,春风暖人,但是其心却如秋风萧瑟。他仰天长叹:玄德待我何薄!想起孙权轻慢在前,刘备冷遇在后,不禁心灰意冷。

天下之大,竟无我庞士元立锥之地?他暗自思量,不如北投曹操?转念又想,曹操多疑,帐下谋士如云,我去不过锦上添花,未必能展抱负,且赤壁连环之计……。

东归孙权?哼,那碧眼小儿以貌取人……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转向西边:益州蜀道艰险,易守难攻,可成王霸之业;刘璋暗弱,正需大才。张松、法正皆我旧交,刘璋非明主,恐难纳谏但……“还是先去耒阳,待孔明回来再说?”

正踌躇间,忽闻身后马蹄声急。

先生留步!

庞统回首,见一青年将领飞驰而来。那人约二十岁年纪,白袍银甲,眉目俊朗,正是刘备嫡长子刘封。

刘封翻身落地时带起一阵纷扬的柳絮,抱拳深施一礼:可是庞士元先生?在下刘封,适才听闻父亲以县令之位相屈,特来致歉。

庞统打量着眼前的小将,见他额上沁着汗珠,显是一路疾驰而来,不由心中微动。但想到方才所受冷遇,仍冷声道:少将军不必如此。庞某正欲西行……

先生且慢!刘封拱手道:“我知先生乃当世奇才,赤壁之战时曾献连环计,助周公瑾大破曹兵。”

庞统见这少年将军言辞恳切,心中稍慰:少将军客气了。庞某才疏学浅,得任一县之职,已是皇叔厚爱。

刘封正色道:先生何必自谦?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此乃水镜先生之言。今孔明先生为我父军师,若再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说罢竟单膝跪地,封愿拜先生为师,共谋大事!

庞统见刘封如此诚心,不禁动容。他素闻刘封勇略过人,深得刘备器重,且为刘备嫡长子,如今竟这般礼贤下士,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