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擅出者斩(1 / 2)

九月底的巴丘渡口,秋风卷着枯叶在江面上打着旋儿。刘封站在新建的了望台上,望着江对岸隐约可见的曹军旌旗。两个月来,南迁的百姓已达三十余万,临时搭建的营帐沿着湘江两岸绵延十余里。

都督,诸葛军师的船队到了。亲兵前来禀报。

刘封快步赶到码头,只见十余艘轻舟正缓缓靠岸。诸葛亮一袭白衣站在船头,羽扇轻摇,气度从容。

军师此行,定能说服江东。刘封拱手道,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他多希望能亲眼见证那场名垂青史的舌战,但荆南的防务离不开他。

诸葛亮似看出他的心思,微笑道:子瞻守土安民,功在社稷。他日天下太平,你我共游江东可好?

正说话间,江面突然传来号角声。北岸曹军战船正在集结,显然注意到了这支船队。刘封立即下令水军戒备,同时安排最精锐的护卫护送诸葛亮继续东行。

望着渐渐远去的船队,刘封握紧了剑柄。

几天后,刘封等人正在水寨巡视,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黄老将军到!

刘封惊喜转身,只见白发苍苍的黄忠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三百精锐。老将军虽年过六旬,但步伐稳健,背上那把铁胎弓在秋阳下泛着寒光。

主公怕你这里缺人手,特派老夫来助阵。黄忠声如洪钟,拍了拍腰间宝刀,听说曹贼在对面屯兵十万?正好让老夫活动活动筋骨!原来黄忠本就在荆南从军很长时间,武艺不下关张,而且不也熟悉水战,襄阳现在以守为主,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在,刘备就派黄忠过来助他。

刘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不仅是刘备的关怀,更是对他独当一面的认可。

当夜,刘封与黄忠登上箭楼。北岸曹军营火如繁星般密布,而南岸的难民营也亮着万家灯火。

第二天,刘封正领黄忠在校场熟悉大军。忽然营门外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只见糜芳风尘仆仆地领着数十骑奔来,身后跟着望不到头的马群。

舅舅!刘封快步迎上,你终于回来了,太好了!我还担心你被曹军截在半路了!

糜芳翻身下马,笑道:差点折在汉中道上!他抹了把脸,曹操派大军封锁了上庸道,我只好绕道葭萌关,走蜀中,然后沿长江而下,好一顿折腾,还好有惊无险。

刘封望向马群,数千匹西凉战马喷着白气,其中数百匹大宛良驹毛色如锦,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好马!黄忠不知何时来到场边,眼睛发亮地抚过一匹枣红马的鬃毛,这匹蹄大胸阔,可负千斤啊!

刘封当即下令:精选二百匹留给赵和,其余……他顿了顿,全部送往襄阳。父亲正在前线,更需要这些良驹。

当夜,糜芳在帐中讲述西行见闻时,刘封却望着北方的星空出神。这些战马若能早到两个月,或许能在汉水之战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现在,它们将成为刘备反击的重要力量。

自诸葛亮东赴江东后,刘封便日夜操练水师,不曾有丝毫懈怠。荆州儿郎本就水性极佳,经黄射、丁奉等将领精心调教,这支巴丘水军更是如臂使指,在江面上往来穿梭,进退自如。

每当朝阳初升,数百艘战船便列阵出港,旌旗猎猎,鼓角相闻。他们时而佯攻曹军水寨,时而截击运粮船队,将曹操大军搅得不得安宁。最令曹军胆寒的是,这些荆州水师竟能在夜间如鬼魅般突袭,又似游鱼般遁去。

这日,刘封站在楼船最高处,他眯着眼望向北岸曹军水寨。

都督,第三队回来了。丁奉快步登上甲板,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又烧了他们两艘运粮船。

报——了望塔上的士兵突然高喊,北岸有动静!

只见曹军水寨闸门大开,数百艘楼船、艨艟斗舰鱼贯而出。当中一艘楼船上,字大旗在风中狂舞。

终于坐不住了。刘封冷笑,转身下令,传令:迎敌,记住——只许胜,不许败!

蔡瑁站在楼船甲板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自从投靠曹操以来,他这个荆州旧将屡遭冷遇。如今曹操竟当众斥责他畏敌如虎,逼他出战。

全军听令!蔡瑁拔剑指向南岸,今日必破刘封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