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襄阳突围(1 / 2)

襄阳城外,暮色渐沉,汉水滔滔。

蔡瑁立于楼船甲板,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单手扶舷,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目光如刀般划过江面,最后定格在远处若隐若现的襄阳城郭。

都安排妥当了?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张允上前半步,甲板发出沉闷的吱呀声:三十艘蒙冲舰藏在芦苇荡,两百弓手已在两岸就位。

好!好!刘备父子今日必死。他低声说道,只要他们上了船,就别想活着离开汉水。

张允迟疑道:只是……刘荆州若知晓……

一个将死之人,能奈我何?蔡瑁突然转身,腰间佩玉撞出清脆声响。他压低声音,每个字都像淬了毒:刘表病重垂死,待刘备一死,刘琦那个废物不足为惧,荆州便是我们的天下!届时献荆州于曹公,你我便是功臣!

江风骤起,吹动蔡瑁的绛色披风。张允瞥见蔡瑁眼中跳动的野心,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环首刀。刀柄上缠绕的皮革早已被汗水浸透。

同一时刻,襄阳城西驿馆,刘备、刘封、诸葛亮等人正在紧急商议对策。

咳、咳咳——刘备突然掩口咳嗽,案上油灯的火苗随之晃动。诸葛亮不动声色地将茶盏推近,水面映出众人凝重的面孔。

蔡瑁绝不会让我们平安离开。刘备沉声道,子瞻,甘宁的水军现在何处?

刘封指尖划过羊皮地图,在汉水南岸某处重重一点:甘宁的三千水军就埋伏在这里,只等我们信号。他手指上那枚青铜扳指在灯下泛着幽光,这是荆南豪族结盟时赠予的信物。

关羽丹凤眼微眯:蔡瑁既敢在州府门前围困兄长,必不会放过水路。到时候肯定借言汉水风大,我等翻水溺亡。

正合我意。刘封突然勾起嘴角。这个笑容让他年轻的面容陡然显出几分锐利,宛如出鞘的利剑。

诸葛亮轻摇羽扇:蔡瑁必在汉水设伏,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如何将计就计?关羽问道。

刘封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蔡瑁以为我们只有三百护卫,却不知甘宁的水军早已待命。我们乘船渡江,待蔡瑁伏兵尽出时,甘宁从侧翼杀入,一举击溃他们!

刘备沉吟良久,突然伸手按住地图:子时出发,走鱼梁洲水道。他指尖划过一条曲折的航线,蔡瑁必在主航道设伏,我们偏要绕道而行。

若遇拦截?赵云问道。

诸葛亮羽扇轻摇,在案上排出三枚铜钱:乾卦变巽卦,风助火势。他抬眼看向刘备,蔡德珪既设汉水之势,不如以火攻破之。

刘封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同时开口:火龙开路。

夜风穿堂而过,吹灭了摇曳的灯火。黑暗中,只听见刘备低沉的声音:告诉兴霸,我要蔡瑁的楼船,变成汉水上最大的火炬。

寅时三刻,汉水上升起乳白色的雾气,将整个江面笼罩在朦胧之中。

刘封站在渡船甲板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剑柄上缠着的鲨鱼皮。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在寂静的黎明格外清晰,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这雾来得正好。刘备低声道。

诸葛亮立在船舷边,手中不知何时收起的羽扇再次悠悠地摇动起来。他忽然眯起眼睛:东南风。

刘封闻言立刻绷紧了身体。他太熟悉这个信号了——在水军火战中,风向往往决定着行动的成败。

哗啦——

一声突兀的水响打破了寂静。刘封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到左侧芦苇荡中惊起的白鹭,在空中划出凌乱的轨迹。

来了。他压低声音,拇指轻轻顶开剑格。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下一秒,数十支火箭突然撕裂雾气,带着刺耳的尖啸声朝渡船袭来!

举盾!

赵云的声音还未落下,刘封已经一个箭步冲到刘备身前。他手中长剑舞出一片银光,叮叮当当将三支羽箭击落水中。箭簇上淬的毒药在江水中泛出诡异的绿色。

哈哈哈!蔡瑁的狂笑声从雾中传来,刘玄德!这汉水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三十艘蒙冲战船从雾气中现身,船首包铁的冲角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更致命的是两岸突然亮起的数百火把——蔡瑁竟然在两岸都埋伏了弓弩手!

放箭!蔡瑁的令旗狠狠挥下。

现在!刘封朝江面打出一个尖锐的呼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