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西域奇珍(1 / 2)

一支商队缓缓驶入长沙城。

车队中央的马车帘幕掀起,露出一张圆润白净的脸——糜芳掀开车帘,望着长沙街道上熙攘的人群,眉头微蹙。

这荆南之地,竟比襄阳还要热闹?

亲随笑道:二爷有所不知,自刘都督治长沙以来,商税减半,又开招贤馆广纳工匠,如今四方商贾云集,连交州的象牙、益州的蜀锦都能在此见到。

糜芳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他本是徐州富商糜竺之弟,随刘备辗转半生,如今却被派来这偏远之地经营商事,心中难免不忿。

车队行至都督府前,刘封早已率众等候。

子方叔父,一路辛苦!刘封上前拱手,笑容诚挚。

糜芳勉强还礼:子瞻客气了。

入府落座后,刘封直入主题:请叔父来,是有一桩大买卖相托。

糜芳挑眉,什么买卖值得都督千里调人?

刘封微微一笑,从案几下取出一叠雪白的纸张:这个。

糜芳接过纸张,纸色洁白似新雪,质地柔韧,迎轻轻一抖,纸面竟泛起粼粼波光,宛如浪花凝结,触手细腻柔韧,比之前邾县所造的纸强了不止一筹。

这是……他轻轻搓捻,纸张沙沙作响,却不见半点纤维脱落。

这个是邾县旧坊的工匠后的雪浪纸。

“这就是‘雪浪纸’?”

“正是。”刘封解释道,用楮树皮为主料,加入藤纤维,经蒸煮、捶捣、抄造等十二道工序制成。

他指向墙上地图:长沙以南漫山楮树,原料取之不尽。我已命人建了三处纸坊,月产可达万张。

诸葛均外在一旁补充:此纸不洇墨、不蛀蚀,一张可抵十张竹简的书写量。

糜芳毕竟是商贾出身,立刻算出一笔账:若运往许都,一张纸可换一斛米……

糜芳眼中精光闪动,商人本能让他立刻估算出价值:若运往许都,一张纸可换一斗米;那些世家子弟为显风雅,怕是愿出双倍价钱。

刘封听完,嘴角微扬,抬手示意诸葛均:取出来。

诸葛均转身从锦盒中捧出一物——一樽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杯身剔透如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糜芳瞳孔一缩,手指不自觉地伸出,却又在半空停住,生怕碰碎了这稀世珍宝。

这……这是琉璃?他声音微颤,西域商队带来的那种?

刘封大笑:正是!不过,此物非西域所产,而是我荆南所制。

糜芳猛地抬头,眼中精光闪烁:子瞻是说……我们能自己烧制琉璃?

不仅能烧制,而且成本极低。刘封接过酒杯,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一樽这样的杯子,原料不过几钱,但若卖到许都,价值千金。

糜芳拿着琉璃酒杯轻轻敲击,发现比自己之前见过西域的品质还要好,呼吸微促,脑中已闪过无数商路——许都权贵嗜好奢靡,江东世家争奇斗艳,益州富商挥金如土……若能将纸张与琉璃一同贩售,利润何止翻倍?

子瞻,此物若能量产……

不仅能量产,还能定制。刘封打断他,从案几下方又取出一只碧绿色的琉璃瓶,瓶身雕琢着精细的葡萄纹,琉璃翠,加入铜粉烧制而成,专供顶级权贵。

糜芳接过,手指微微发抖。他经商多年,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若此物真能由荆南独家掌控,那便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刘封见糜芳神色,已知他心动,当即拍板:子方叔父,我要你总掌荆南商行,专司纸张与琉璃的买卖。

糜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沉声道:都督欲如何运作?糜芳激动之下,再也不敢将刘封视为晚辈。

刘封手指轻点案几,缓缓道出计划:

分级销售:

天字号:极品琉璃与雪浪纸,专供皇室、丞相府、诸侯王。

地字号:上等品,售予世家大族。

人字号:普通货色,供富商豪强。

以物易物:

不收钱帛,只换粮食、战马、铁器、食盐等战略物资,当然黄金也行。

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荆南手中,避免通货膨胀。

世家合作:

让长沙、零陵等地的世家参与分销,利益捆绑。

他们负责开拓市场,荆南掌控源头。

糜芳越听越惊,此等手段,已非寻常商贾所能想象,而是真正的国策级贸易!——这是要掌控天下商路命脉!

三月初八,一支由五十辆马车组成的庞大商队从长沙南门缓缓驶出。糜芳骑在一匹青骢马上,望着绵延半里的车队,心中盘算着此行的收获。

子方先生,清点完毕。商队管事小跑过来禀报,共载天字号琉璃器十件,地字号二十件,人字号五十件;雪浪纸五千张,云纹纸一万张。

糜芳微微颔首:护卫安排如何?

魏延将军派了两百精兵,都扮作脚夫。另有二十名好手暗中随行,都是都督亲自挑选的。罗县甘将军已经准备好了船只。

三月中旬,商队抵达建业。建业城南,一座新落成的三层楼阁前,人头攒动。

楼阁门楣上,珍珑阁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悬挂着琉璃灯笼,即便在白昼也折射出七彩光晕。门前铺着猩红地毡,两侧站着八名身着锦袍的侍从,个个面容肃穆,气度不凡。

听说今日有西域奇珍现世?

可不是,据说是从大月氏商队手中购得的极品琉璃!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而世家豪族的马车早已停满了整条街巷。

巳时整,楼阁大门缓缓开启。

正厅中央,一座三尺高的檀木展台上,摆放着一件通体碧绿的琉璃翠蟠龙樽。

樽身晶莹剔透,蟠龙盘绕,龙鳞以金丝勾勒,龙睛嵌着两颗血红的宝石,在阳光下泛着幽幽青光。樽口微微外敞,内壁光滑如镜,仿佛一泓碧水凝结而成。

此物……张昭的管家瞪大了眼睛,喉结滚动,当真是琉璃?

糜芳微微一笑,示意侍从取来一盏烛台。

烛火靠近樽身,刹那间,整条蟠龙仿佛活了过来,龙鳞折射出流动的光影,樽内竟隐隐有云雾升腾之象!

满堂哗然。

碧海蟠龙樽,传说是西域于阗国的镇国之宝。糜芳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百年方能烧成一器,若非商队遭遇沙暴,急需银钱重整货物,断不会出手。

此物价值几何?管家急切问道。

糜芳轻轻抚过樽身,笑道:不卖钱帛,只换物资。

哦?要何物?

精铁千斤,或海盐五百石,亦或粮三百石。

管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也太……

嫌贵?糜芳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块丝帕,轻轻擦拭樽身,那便罢了。明日鲁子敬大人约我过府赏玩,想必他对这等宝物更有兴趣。

管家脸色一变,连忙赔笑:先生误会了!我家主人最喜珍玩,精铁千斤而已,三日之内必定备齐!

糜芳含笑点头,却又补充道:对了,只要会稽铁官所出的雪花纹铁,别处的……可配不上这樽。

消息很快传遍建业。

顾家的长子亲自登门,愿以两千石海盐换一件琉璃青鸾镜;陆家的管事更狠,直接押来十艘货船的粮草,点名要那套七彩琉璃盏。

最激烈的争夺发生在天晶琉璃冠上——此冠通体透明,冠顶镶嵌一颗鸡蛋大小的琉璃血玉,据说在月夜下会泛出红光。

我朱家出战船两艘!

笑话!我全氏出精铁三千斤,外加会稽盐场一年的产出!

糜芳稳坐二楼雅间,听着楼下此起彼伏的竞价声,嘴角微扬。

正当竞价白热化时,鲁肃悄然登门。

子敬先生。糜芳拱手相迎,可是吴侯有兴致?

鲁肃不答,只是细细打量着那顶琉璃冠,忽然问道:此物当真是西域所产?

糜芳面不改色:千真万确。商队带有于阗王的通关文牒,上面明确记载了这批贡品的来历。

鲁肃目光锐利:可我听闻,西域琉璃多为青色,何来这般剔透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