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土崩瓦解(1 / 2)

大瀚,庐江郡。

朦胧夜色里,有几道不起眼的身影悄然穿梭在王府与各个世家的宅邸之间。

南宫准看似每日忙于民生,实则早已布下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收拢着世家的根基。

那些被主家轻视的旁支子弟、不得志的管事、甚至是私兵的头领,都成了他拉拢的对象。

城西,一间小酒肆里。

沈渊的远房侄子沈忠局促地坐在角落里,他的对面坐着的是南宫准的心腹亲卫。

亲卫推过一个沉甸甸的木盒,打开后,金灿灿的光芒闪耀下,沈忠看的两眼发直。

“大……大人,您这是?”

“沈管事,王爷知道你在沈家多年,从六年前开始就参与漕运之事了,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亲卫语气平淡地说道:

“只要你愿为王爷效力,日后这郡城的漕运署丞之位便是你的,不仅能够俸禄翻倍,还可以分得城外的百亩良田,你觉得如何?”

闻言,激动的心情让沈忠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

他在沈家熬了十年了,每日累死累活,却只因是旁支,始终被沈渊当作下人使唤,连养家糊口都艰难。

如今南宫准许他高官厚禄,这诱惑他根本无法拒绝。

“我……我愿效命王爷!”

沈忠咬了咬牙,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不瞒大人,沈渊近日让我暗中克扣运往王府的建材,此事我会如实禀报的,还会设法拖延他后面的动作。”

“好!沈管事真是深明大义啊!在下佩服,来,在下敬管事……不,在下敬署丞大人一杯!”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呀!”

类似的场景,在庐江郡各处上演。

顾亭手下最得力的私兵头领,因不满顾亭克扣军饷,被南宫准许以守军校尉之职,悄悄倒戈。

陆明府中掌管田产的管事,因被主家猜忌,转而将陆家隐匿田亩的账目献给南宫准,换得一个县令之位。

甚至连几家中小世家的子弟,也因看不惯主家的蛮横,主动投靠南宫准,成了他安插在世家内部的眼线。

南宫准的手段高明且隐蔽,所有拉拢都通过心腹秘密进行,官职与俸禄的许诺也从不白纸黑字,只凭口头约定与实际恩惠。

今日送一袋粮食,明日帮其解决家人的病痛,点滴积累间,便让这些世家的边缘人彻底倒向自己。

他要的不是立刻让这些人反戈一击,而是在关键时刻,让世家的根基从内部崩塌。

而此时的陆府密室里,世家首领们还沉浸在自我营造的名为胜利的幻梦里。

————

陆明拿着大瀚朝廷的回信,得意地晃了晃。

“诸位请看,陛下这是明摆着给南宫准施压,却又碍于情面不愿明说。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南宫准必定会主动交出财权,约束那些寒门小吏。”

沈渊深以为然,脸上满是傲慢。

“那是自然!我们沈家在漕运经营多年,南宫准想修复防线,终究离不开我们。等他求上门来,我定要让他归还我们被查封的盐铺,还要让那些敢查我们的小吏付出代价!”

顾亭也跟着附和道:

“我已经让人散消息去了,就说南宫准自查不力,陛下震怒,不日便会派钦差前来。届时南宫准必定心慌,我们再联合钦差施压,不怕他不妥协!”

他们丝毫没有察觉,身边早已暗流涌动。

沈忠每日向沈渊汇报建材运输顺利延误,实则悄悄将部分建材通过陆路运往防线。

陆明的管事更是将陆家转移财产、隐匿赋税的动向告知了南宫准。

几日后,世家们筹备已久的“清君侧”行动终于启动。

陆明、沈渊、顾亭集结了各家私兵,共计三千余人,在郡城外的山林中集合,准备次日清晨兵临城下,逼迫南宫准交出权力。

出发前夜,沈渊还特意让人给建业城送了第四封奏折,声称【庐江王拒不自查,恐有异动,臣等为保朝廷安危,已集结乡勇,恳请陛下速派钦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