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太后发难,皇上成全(1 / 2)

有了方秀女这个血淋淋的教训。

众秀女不敢再惹是生非,一个个噤若寒蝉。

唯独上官妍心,还心有不甘。

紧盯着站在她跟前的乔嫣然。

适才她虽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姓方的身上,可也没忘了乔嫣然的帮腔。

其实,在她挑软柿子的时候,一眼就注意到了乔嫣然。

无他,实在是乔嫣然容貌在中段的秀女里,太过出众。

可上官妍心认出了站在乔嫣然身旁的,是兵部尚书的女儿汪如眉。

她虽不知乔嫣然的出身,可见汪如眉和她言谈亲近,便认定不是可挑衅之人。

这才退而求其次,选了方秀女。

但这不代表,她能忍得下,乔嫣然对自己的挑衅。

“适才娘子替人出头的英姿,我铭记于心。”

上官妍心如同背后灵般,在乔嫣然耳后,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阴测测低语。

乔嫣然却连头也没回,随手在耳边挥了挥。

侧首一脸认真地对汪如眉道:“姐姐可听见了,这殿内有蚊蝇呢。”

“没有啊?”没听见上官妍心所言的汪如眉一脸莫名,摇了摇头。

又压低声音,劝告乔嫣然道:“你刚刚太莽撞了,日后可不能如此。”

“是,妹妹以后都听姐姐的。”乔嫣然对汪如眉甜甜一笑。

自己的话被对方当做耳旁风,还拿蚊蝇与她做比,上官妍心被气得眼睛都瞪大了。

可不等她发难,太监已高声唱名。

“......兵部尚书之女汪如眉、东州桃源县县令之女乔嫣然,觐见!”

上官妍心闻声一脸愕然。

这胆大包天的秀女,竟然只是县令之女!?

早知如此,她适才就不选那姓方的,选她了!

无论上官妍心在后头如何后悔,乔嫣然已翩然迈步到了正殿。

一行五人,乔嫣然在最末。

她眼观鼻鼻观心,只盯着脚尖往前挪,没有多打量。

实在是对这皇宫没有半点好奇,只剩厌烦。

纵然她规矩极了,可还是露面就吸引了正殿内,主位上三人的目光。

五位秀女都垂着头,五官难辨,打扮相当。

肤白赛雪的乔嫣然,只凭一个饱满秀气的额头,就格外惹眼。

看来她在别院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啊。

箫景鸿原本意兴阑珊的目光,落在乔嫣然身上时,闪过一丝莫名的不爽。

潜意识觉得,乔嫣然不在自己身边,不该如此神采奕奕才是。

太后的目光也落在乔嫣然身上。

却是因太监唱名,心生迁怒,对她第一印象就差到了极点。

又是乔家女,虽是东州的,可这皮囊一看就是妖娆之辈,定不是安分守己之人。

唯有慧妃,目光一扫即收,眼底没有任何波澜,沉着如古井。

“臣妾瞧着都还不错,不知皇上、母后,可有相中的?”

身为此次选秀主理之人,慧妃先淡淡开口请示上意。

箫景鸿手指一下一下点在扶手上,太后抢先开口:“哪一个是汪家的?”

汪如眉向前一步,没有丝毫慌张,大大方方下跪行礼,“臣女汪如眉,参见皇上、太后、慧妃娘娘。”

“嗯,仪态不错,是个识礼数懂规矩的。”太后点点头,让她起身说话。

转头对箫景鸿道:“你父皇曾夸过,汪世宗是实干之才,想必他教出来的女儿,也是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

这话便是在暗示箫景鸿,汪如眉是当朝栋梁之后,合该入选。

箫景鸿不置可否,连一句话都没问,就道:“母后觉得不错,便留牌子吧。”

唱名太监闻言,立刻尖声道:“兵部尚书之女,汪氏,留牌子,赐香囊!”

入选本就在汪如眉意料之中。

她又下跪行礼谢恩,尔后便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比起入选的兴奋,她更担心乔嫣然的表现,不由得暗暗向她投去关切的一眼。

熟料紧接着,太后便道:“其余四个,看着并无出众,便赐花——”

“母后,儿臣倒觉得,还没怎么看清楚,如此打发了,倒有些......”箫景鸿忽然开口,打断了太后的话。

正琢磨着说辞,一旁的慧妃柔声接过话头,“之前的秀女,皇上留意者寥寥无几。难得有兴致,不妨多问几句。”

“除了汪氏,其余四人皆自各州而来,一路奔波。若得母后和皇上过问一言,也不枉她们不远万里而来。”

箫景鸿看了慧妃一眼,颔首附和:“慧妃所言不错。”

“那便再看看吧。”

太后略有不满,可慧妃的理由找的名正言顺,箫景鸿也开了口,她不好再坚持。

剩下四人,其中三人都家世平平,姿容也不出众。

太后虽对箫景鸿这个自幼少相处的儿子不算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