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 第238章 马教授的极限操作

第238章 马教授的极限操作(2 / 2)

说着,他让两位教授先在汤教授家稍坐,自己骑上自行车,赶回家里,又扛上一只同样品相上好的火腿,再次返回军机处胡同。

看着吕辰扛来的火腿,汤渺教授这才恍然,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吕辰同学考虑周到!是我太心急了。”

三人这才带着两只火腿重新出发,来到了清华园刘星海教授家里。

敲开刘教授家的门,开门的刘教授见到这三人组合,尤其是看到吕辰肩上那显眼的火腿,也是一愣,随即笑着将他们让进屋里:“哟,吕辰,汤教授,马教授,稀客稀客,快请进!你们这是……?”

刘师母也闻声出来,客气道:“哎呀,来就来嘛,还带这么重的礼干什么!”

吕辰赶紧笑着解释:“师母,过年嘛,一点心意。主要是陪两位教授来给刘教授拜年,顺便汇报一个紧急的工作设想。”

在客厅落座后,汤渺教授和马教授便你一言我一语,将陶瓷暖气片对于解决密云蔬菜基地取暖难题、对于工业废料利用、对于节省国家钢铁资源的重大意义,以及实验室已有的基础和刘星海教授的协调支持需求,飞快地说了一遍。

刘星海教授听着,神色逐渐变得凝重而专注。

他作为实践基地的总负责人,深知能源和原材料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也立刻洞察到了这个项目潜在的巨大价值。

这不仅是单个技术的突破,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国民经济实际问题的典范案例。

他沉吟片刻,随即果断拍板:“好!这件事意义重大,时机也很关键!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走常规流程了。我原则上完全支持!实践基地会全力配合,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人员支持。我们可以将这个‘炉渣基陶瓷暖气片用于农业设施供暖的示范应用’作为一个紧急立项的专项课题,尽快启动!”

他看向汤渺和马教授:“汤教授,马教授,你们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和试验计划。需要协调轧钢厂那边提供炉渣原料,以及后续可能的试生产车间,我来找李怀德厂长沟通。”

“太好了!”马教授和汤教授异口同声,脸上满是振奋。

刘星海教授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决定了,就想立刻行动。

他看了看时间,说道:“事不宜迟!李怀德厂长那边,我看咱们今天就一起去一趟,当面把这事跟他说清楚,争取他的支持!趁着过年,他应该在家。”

吕辰在一旁听着,心里很是无奈,这大年初二,眼看就要变成“连环拜访日”了。

他默默地叹了口气,对刘星海教授说:“刘教授,那……咱们去李厂长家,是不是也得……”

他话没说完,但目光瞥向了带来的那只火腿。

刘星海教授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对对对!看我,光顾着说正事,把这茬忘了!登门拜年,岂能空手?吕辰,还得辛苦你跑一趟?”

吕辰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下。

他再次骑上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返回新街口甲五号院,在何雨柱和陈雪茹惊讶的目光中,再次扛起了一只大火腿。

“辰子,你这是……要打仗?”何雨柱忍不住问道。

吕辰苦笑着摇摇头:“没办法,表哥,几位教授热情高涨,说要去李厂长家谈项目。我总不能让他们空着手去。”

带着第三只火腿,吕辰与刘星海、汤渺、马教授三位汇合,一行四人朝着李怀德厂长的住处而去。

敲开门,李怀德见到这四位联袂而至,尤其是三位学界泰斗亲自登门,也是吃了一惊,连忙热情地请进客厅。

更让吕辰有些意外的是,李怀德的岳父,那位在工业部委担任副职的老革命,此刻正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端着茶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这位老者虽然穿着家常便服,但眉宇间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气度,却是掩藏不住。

“刘教授,汤教授,马教授,小吕兄弟,欢迎欢迎!过年好!”李怀德连忙招呼,又向岳父介绍,“爸,这几位是清华的刘星海教授、汤渺教授,农学院的马教授,还有我们厂的青年才俊,吕辰同学。”

副部长老者放下茶杯,笑容和蔼地起身与众人握手,特别在吕辰面前停留了一下,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目光中满是欣赏:“吕辰同志,久闻大名啊!怀德在家没少提起你,说你是厂里的福将,实践基地的顶梁柱!年轻有为,好,很好!”

吕辰连忙谦逊地回应:“部长您过奖了,都是李厂长领导有方,各位老师教导得好,我只是做了点具体工作。”

刘星海教授和吕辰陪着副部长坐在主沙发区,寒暄着过年的话题,聊着当前的工业形势和一些高层动态,气氛轻松而融洽。

副部长对刘教授很是尊重,对吕辰的也频频点头。

而另一边,汤渺教授和马教授却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压根没在意旁边坐着的是部里领导。

两人一左一右“夹”住李怀德,就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陶瓷暖气片项目。

汤教授负责技术层面,介绍炉渣陶瓷的强度、耐腐蚀、低成本优势,以及目前导热性能的特点和适用于农业暖棚的可行性。

马教授则负责“诉苦”和“画大饼”,将密云基地的燃“煤”之急说得痛心疾首,又将一旦成功推广所能带来的蔬菜增产、钢铁节约、废料利用的巨大效益描绘得栩栩如生。

“……李厂长,这可是变废为宝、工业助农的大好事!是咱们产学研一体化结出的又一硕果,是工业陶瓷材料迈向大规模实用化的关键一步啊!”汤教授总结道。

马教授紧接着说:“对啊,李厂长!这事关首都菜篮子稳定,事关国家宝贵的钢材资源能否用到更关键的领域!必须尽快建一个生产车间,刻不容缓!”

李怀德被两位教授连珠炮似的攻势弄得有点应接不暇,但眼神也越来越亮。

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吕辰,带着征询的意味。

吕辰见状,知道该自己出面,给这件事做一个更系统、更能打动领导的总结和提升。

他接过话头:“李厂长,部长,刘教授,我觉得汤教授和马教授说得非常对。李厂长,部长,刘教授,我认为这个项目意义重大,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政策层面,这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方针的生动实践。将轧钢厂头疼的工业废料炉渣,转化为有价值的工业产品,符合国家提倡的勤俭节约、循环利用的大政方针。”

“其二,机制层面,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完美体现。依托实践基地平台,高校的科研力量、应用需求方、生产实施方紧密结合,直奔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痛点难点,是真正有效的科研。”

“其三,效益层面,直接服务于稳定首都菜篮子民生工程,同时节省战略钢材,缓解钢铁供应压力,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同样巨大。”

“其四,发展层面,这也是我们工业陶瓷和冶金材料实验室,又一个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产生实际效益的重大成果,能极大提升实验室的影响力和自我造血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建议:“因此,我认为,轧钢厂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尽快建立一个试验生产车间,一方面验证‘炉渣基陶瓷暖气片’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稳定性,另一方面,同步制定产品标准、生产规范和安装使用规范。最终,要形成一份详实可靠、具备可复制性的规范性技术报告,尽快上报市工业局和市农业局,争取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推广的示范项目!”

吕辰这番话,条理清晰,立意高远,将一个具体的技术项目,提升到了政策、民生、战略和实验室发展的高度。

他话音刚落,刘星海教授便点头道:“说得好!吕辰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就是这个思路!”

而那位一直含笑倾听的李怀德岳父,眼中更是精光一闪。

他缓缓放下茶杯,对李怀德说道:“怀德啊,吕辰同志这个思路,很有格局,很有水平!你看问题,只盯不能着轧钢厂这一亩三分地,要有这种胸怀和眼光!这件事,利国利民利厂,于公于私,都值得下大力气去做!我支持!”

连岳父大人都发了话,李怀德哪里还有犹豫?

他当即表态:“请部长和三位教授放心!这个项目,我们红星轧钢厂接了!节后一上班,就抽调人手,协调场地和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试验车间建起来,把合格的陶瓷暖气片生产出来,应用到密云基地的暖棚里去!”

得到了李怀德的明确承诺,汤渺教授和马教授相视一笑,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期待表情。

这个大年初二,在马教授“强行拜年”的一系列操作中,开启了一个紧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