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劲!”王卫国大声叫好,“像战士的口号,提气!”
来自四川的万梅,诗句灵动俏皮,近乎民歌:“哎——香山的红叶啰,层层叠叠似彩云嘛!哥哥你登山莫怕险嘞,妹妹我在后面跟得紧!摘片红叶当信物呀,建设祖国一条心!”
这大胆直白的句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热烈。
女生们珠玉在前,男生们也不甘示弱。
王卫国笔迹刚劲,写下《登香山有感》:“昔日战火红,今朝枫叶红。江山需砥柱,我辈当为中!”
汪传志则写下一段散文句:“冲顶!如攻坚克难!汗水是甜的,秋风是赞歌,这满山红叶,就是为我们胜利欢呼的彩旗!”
吴国华的诗句带着工科生的独特逻辑:“《香山逻辑》:输入:前辈的足迹,与秋的讯息。运算:青春的激情,在陡峭函数里。输出:一片赤诚,打印在祖国山河的画卷上。” 这番“逻辑化”的情感表达,引来大家善意的笑声。
任长空的话不多,诗句也简洁质朴:“山很高。路很陡。但和你们一起,风景就在脚下。”
陈志国的五言律诗沉稳大气:“秋深访山村,敬老聆箴言。携手攀崎路,同心越险关。红叶燃千里,豪情溢九寰。莫负凌云志,青春岂等闲?”
最后,本子递到吕辰和娄晓娥面前。
娄晓娥接过笔,清秀字迹流淌纸页:“《香山叶影》:你的身影,挺立成我视野里,最沉稳的山峦。而我的心,是那环绕的,最炽热的红叶。风起时,沙沙作响的,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未来的序章。”
“哇…”万梅惊叹,“晓娥,你这诗…也太甜了吧!”
在众人笑闹声中,吕辰拿起笔,沉吟片刻,写下凝练深沉的结尾:
“血,渗入了泥土。
火,熄灭了呐喊。
岁月沉默,将一切熔铸成这漫山的红。
我们走来,不是为捡拾历史的碎片,
而是为了确认——
那深植于血脉的火种,从未熄灭。
它在我们眼中燃烧,在我们手中,
必将锻造成照亮下一个黎明的……
钢铁与稻穗,诗歌与篇章。”
吕辰的诗句一出,嬉笑打闹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静庄重。
王卫国深吸一口气:“辰子这诗…把咱们今天所有的感受都升华了。从父辈的牺牲,到我们的责任,再到未来的创造,‘钢铁与稻穗,诗歌与篇章’,说得太好了!”
吴国华目光灼灼:“将历史唯物观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得非常好,逻辑严谨,意象宏大。”
刘春琴用力点头:“对!我们不是来感怀过去的,是来确认并继承那份精神的!”
小雨水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个写满诗句和感言的笔记本,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这个本子不仅记录了秋日的壮美景色,更记录了一群年轻人在特殊年代里最真挚的情感、最昂扬的斗志和最纯粹的友谊。
秋阳当顶,白云飞扬,长空万里,山林绚烂。
同学们在山顶合影留念,然后带着满心的震撼与收获,踏着夕阳余晖,说笑着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