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王大山热血奔涌的战斗故事,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秋风吹过篱笆的细微声响。
同学们心潮激荡,父辈的牺牲奉献与老兵口中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铁血精神,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也燃起了更为炽热的责任感。
吕辰适时取出郎爷的老莱卡相机,提议合影留念,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年头照相稀罕,王大山爽朗笑道:“好!跟你们这些大学生娃娃们照张相,沾沾文气!”
众人在“光荣烈属之家”的牌匾下站定,王大山特意换上干净军装,胸前的纪念章熠熠生辉。
小雨水在吕辰的指导下,像个小指挥官般调整众人位置,那份专注认真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咔嚓”一声轻响,快门按下,将这充满意义的一幕定格在1960年的秋日里。
随后,小雨水又为北师大女生和清华男生分别拍了合影,青春的身影与香山秋色相映成趣。
秋阳正好,将自行车和物资暂存王大山家,众人兴致勃勃地向香山进发。
汪传志提议登山比赛,立刻得到响应。
队伍分成两组,王卫国、汪传志、陈志国搭配李娟、万梅、王明婕为一队;吕辰、娄晓娥、小雨水及吴国华、任长空、高妹喜、刘春琴为另一队。
“我们这队有雨水,算是‘弱势群体’,你们可别让!”吕辰笑着喊话。
“放心!保证赢得光明正大!”王卫国豪气挥手,带队冲了出去。
吕辰这边则从容许多,他护着娄晓娥和小雨水,吴国华、任长空照顾着高妹喜和刘春琴,一行人相互扶持,拾级而上。
山道蜿蜒,秋色渐浓,起初是零星黄叶,渐渐变成连绵的橙红与金黄。
阳光透过枝叶,投下斑驳光影,远处传来汪传志带头高唱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雄壮歌声在山谷回荡。
当吕辰牵着娄晓娥和小雨水踏上香炉峰顶时,眼前豁然开朗。
“哇——”小雨水忍不住惊叹。
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深红、浅红、橘红、金黄、赭石……无数色彩交织,如同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又像一片无边烈火在蓝天下燃烧,充满生命最后的绚烂与炽热。
王卫国等人早已到达,额带汗珠,脸上洋溢着征服的快意。
娄晓娥依偎在吕辰身边,清澈眼眸倒映着漫山红叶,喃喃道:“太美了!”
大家沉浸在这壮丽景色中,一时无言。
这时,小雨水拿出笔记本,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清脆:“哥哥姐姐们,大家把心里的感想写成诗或一段话,留给我做纪念,好不好?”
这个充满文艺的提议,立刻点燃了北师大才女们的热情,也让清华才子们跃跃欲试。
李娟率先响应,略一沉吟,写下《香山望》:“一山红叶似火燃,千里关中最念牵。登高方晓天地阔,建设家园志更坚。”
“好一个‘建设家园志更坚’!”王卫国率先喝彩,“有景有情,更有担当!”
接着,温柔的王明婕写下《浣溪沙 秋日香山》:“一片丹霞染万峰,秋光何必逊春浓,与君携手上层穹。漫道西风凋碧树,且看霜叶胜花红,山河如画在心中。”
“明婕这首词真美,”娄晓娥轻声赞叹,“‘秋光何必逊春浓’,说得多好。”
高妹喜的诗句典雅古朴:“山明秋色净,叶红霜华浓。拾级凌绝顶,骋怀向远空。江南虽云乐,燕蓟亦峥嵘。愿乘长风去,报国正年青。”
军人家庭出身的刘春琴,诗句铿锵有力:“山,被血与火淬炼过。叶,是永不褪色的勋章。我们,是站在勋章上眺望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