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战灵人 > 第401章 巫影未散,分途赴险

第401章 巫影未散,分途赴险(2 / 2)

他声音沉稳,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欣慰:“九疑巫蛊与暗影巫术相生相克,你能将巫印与蛊毒运用得如此精妙,一举击溃强敌,可喜可贺!”

槲寄生大师兄闻言,忙侧身拱手,青黑色法袍的衣摆扫过地面的碎石,语气谦逊:“高师叔谬赞了。弟子不过是仗着九疑山灵巫师一脉的传承,侥幸占了功法克制的便宜,怎敢当‘可喜可贺’四字。”

他指尖还残留着淡淡的巫毒气息,方才对战时强行催动灵脉之力,此刻内息尚有几分激荡,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身姿。

高瞻微微颔首,并未再多夸赞,神色却陡然一沉,眉头蹙起,目光望向西南方向的天际,那里的云层依旧带着几分暗沉。

“不过,你方才打败的,只是南诏大祭司的分身。”

一句话如惊雷般炸响在众弟子耳边,方才还带着些许轻松的氛围瞬间凝固。阿涤与美人儿师姐连忙围上前来,我也赶紧走过来,三个人六只眼睛紧紧盯着高瞻。

槲寄生大师兄心中一凛,抬眸看向高瞻:“师叔此言当真?那分身的暗影之力已然如此强悍,真身岂不是……”

“他的真身早已借着瘴气掩护遁去了。”

高瞻语气凝重,抬手拂过袖袍,一枚泛着微光的玉简凭空出现。

我认出这正是那块高瞻从祭坛石匣子中引出的玉简。

高瞻指尖在玉简上快速划过,一道道金色符文隐入其中:“我修书一封给盛放公子,他久在西南一带行走,与各部落首领素有往来,此刻又身在南诏国王城,着他即刻打听南诏国那边的消息,务必查探清楚大祭司的行踪。”

玉简悬浮在空中,随着符文的注入,逐渐凝聚出一封字迹工整的书信,墨色的字迹透着灵力的威压。高瞻屈指一弹,书信化作一道流光,朝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转瞬消失在天际。

“若我所料不差,”高瞻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归宗弟子,语气愈发严肃:“南诏大祭司此次现身,并非单纯为了截杀我等,他真正的目的,是那小神女。此刻,他怕是已经带着小神女逃回南诏国了。”

“小神女?”有年轻弟子低声发问,眼中满是疑惑。

“正是南诏国世代供奉的神女,身负纯净的灵脉之力,是维系南诏国气运的关键。只是,雪山神庙的小神女被压制在沉船底将近五十年,自身灵力薄弱,不足以支撑南诏大祭司的取用,他才会派遣逆阴教教众来黑木林祭坛盗取石匣,要以石匣中的上古归衡之力进行炼化,达到强行提高神女修为的目的。”

高瞻缓缓解释,“而这一切的背后,皆是魔域在暗中操控。魔域的野心,远不止一座南诏国。他们想要通过掌控小神女、操控神权,进而胁迫南诏王权,将整个南诏国纳入掌控。”

高瞻走到一块断裂的青石旁,指尖轻点,青石上竟浮现出一幅简易的西南地形图。

“南诏国地处西南要冲,东接中原,西连西域,南邻百越。魔域一旦掌控南诏,便会以此为根基,辐射周边的夜郎、滇等小国,逐步形成对中原皇朝的包围之势。到那时,战火四起,生灵涂炭,后果不堪设想!”

地形图上,代表魔域的黑色纹路正顺着南诏国的疆域蔓延,隐隐形成合围之势,看得众弟子心头一沉。

槲寄生大师兄握紧了手中的漆木蛊盒,盒内的蛊虫似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心绪,发出细微的嗡鸣。

他抬头看向高瞻,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师叔,魔域狼子野心勃勃,绝不可让它成功!弟子愿即刻启程前往南诏,协助盛放公子追查大祭司与小神女的下落,阻止魔域的阴谋。”

高瞻看着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轻轻点头:“好。你与九疑巫蛊最能克制暗影之力,此去最为合适。只是南诏国境内暗桩遍布,魔域势力盘根错节,你务必小心行事,凡事以保全自身为要,切不可贸然行事。”

他抬手一挥,一枚刻着“归宗”二字的玉佩落在槲寄生手中:“持此玉佩,可调动归宗在西南的暗线,遇事亦可凭此玉佩向周边宗门求助。”

我盯着那枚刻着“归宗”二字的玉佩,有一瞬间的出神:好家伙,我从来不知道高瞻手里还有这样的物件,且,归宗竟然在西南也有暗线存在。看来,高瞻对我也并非坦诚布公哦!

槲寄生大师兄接过玉佩,入手温润,灵力流转间,竟让他体内激荡的内息平复了几分。他再次拱手,语气铿锵:“弟子定不负师叔所托,誓死阻止魔域阴谋,护得西南安宁!”

阳光洒在他青黑色的法袍上,巫纹流转间,似有万千蛊虫呼应,一股决绝的气势,在古道上悄然弥漫开来。

槲寄生大师兄抬手理了理青黑色法袍,巫纹在阳光下流转着微光。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弟子,目光落在阿涤与美人儿师姐身上--阿涤背着布满符纹的桃木剑,胸口挂着他那张神弓项链,少年眉眼间满是跃跃欲试的锐气;美人儿师姐一袭青蓝色衣裙,腰间悬着一柄玉笛,指尖轻捻笛身,神色沉静。

高瞻连连开口嘱咐:

“槲寄生,此行你带走一半人手,遇事情多与盛放商量,不可冒进。”

“阿涤,沿途留意暗影踪迹,若遇魔域暗桩,不必恋战,以传递消息为先。”

“筝儿,你擅长音律控灵,途中护佑诸位师弟师妹的安危。。

三人齐声应诺,声音清脆有力。

高瞻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南诏境内的风土禁忌与联络暗号,随即大手一挥:“出发!”

苍梧古道上,风卷着残留的瘴气余韵,归宗弟子们兵分两路,各自奔赴使命。一行十数人,踏着正午的骄阳,朝着西南方向的南诏国境疾驰而去,白色程子衣的衣袂交织,在古道上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

另一边,高瞻站在黑木林边缘,目光扫过幽深的林莽。祭坛四周的枯荣草法阵已显露出几分疲态,昨日对战的暗影之力侵蚀了部分阵纹,泛着淡淡的黑气。

“诸位弟子听令!”

高瞻声音沉稳:“速取归宗秘制的灵液与符纸,加固法阵外层的防护,再以灵脉石嵌入阵眼,补足枯荣草的生机。祭坛核心的巫纹需重新绘制,务必做到天衣无缝,绝不能给魔域可乘之机。”

剩下的弟子们齐声领命,各司其职。有人提着陶罐,将莹白的灵液均匀洒在枯荣草上,原本蔫垂的草叶瞬间焕发出翠绿光泽;有人手持朱砂笔,跪在祭坛边缘,一丝不苟地描摹着磨损的巫纹,笔尖落下,符文便泛起红光;还有人合力搬运着拳头大的灵脉石,将其稳稳嵌入法阵的八个角落,石身与阵纹相触,迸发出阵阵灵力涟漪。

高瞻亲自坐镇中央,时不时屈指一弹,将一道精纯的灵气注入阵中,弥补缺损的阵力,整个黑木林内,灵力流转,符文闪烁,一派忙碌而肃穆的景象。

龙阿蛮看着热火朝天的归宗弟子们的风姿,满脸的赞叹与艳羡,一张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待法阵加固完毕,日已过午。我们一行人跟着高瞻,跟随龙阿蛮踏上返回苗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