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认命了。
第二十六章 天下为锅,陛下催我掌勺
我睡得昏天黑地。
把那份“菜谱”送出去之后,我心里那块大石头,反而落了地。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我选择睡个好觉,做个饱死鬼。
我是被锦书摇醒的。
她脸上是一种混杂着狂喜和惊恐的表情,五官都快拧在了一起。
“主-主子!来了!来了!”
我迷迷糊糊地坐起来。
“谁来了?来砍头的吗?让他们等等,我先喝口水。”
“不是啊主子!”锦书快哭了,“是李总管!李德全李总管!带着赏赐来的!”
我脑子“嗡”的一声,彻底醒了。
李德全?
赏赐?
我披上衣服,跌跌撞撞地跑到正殿。
只见李德全满脸堆笑地站在那里,身后跟着一长串的小太监,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布。
那阵仗,比过年还热闹。
“给林妃娘娘请安!”李德全一见我,那张菊花老脸笑得更灿烂了,“娘娘大才,陛下龙心大悦!特命老奴来给娘娘送赏!”
他一挥手,小太监们齐刷刷地揭开红布。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还有一整套纯金打造的,锅碗瓢盆?
我眼角抽了抽。
“李总管,这……这是何意?”我指着那套能闪瞎人眼的厨具。
“娘娘有所不知啊!”李德全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是滔滔不绝的敬佩。
“您那份折子,陛下是彻夜未眠,秉烛夜读啊!天还没亮,就召集了所有内阁大学士,在御书房议事!”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公开处刑?
“老奴在外面听着,那叫一个激烈啊!陛下把您的方略一说,一开始还有几位老大人觉得……嗯,过于新奇。”
新奇?
他可真会找词。
说白了,就是觉得荒唐。
“可陛下力排众议,把您那‘备料’、‘火候’、‘调味’之说,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直说得几位白胡子大学士,是拍案叫绝,茅塞顿开啊!”
我呆住了。
他……他真把我的菜谱,拿到朝堂上念了?
“就在半个时辰前,旨意已经下达到六部了!”李德全的声音里透着兴奋,“成立‘西北赈灾司’,陛下亲领!开井寻水,引种红薯,广设粥棚!三策并行!”
“陛下说,”李德全看着我,眼神里全是崇拜的光,
“此乃经天纬地之策,活人百万之功!娘娘您不是在写折子,您这是……您这是在以天下为锅,烹一席国泰民安的盛宴啊!”
“这套金厨具,就是陛下的意思。他说,唯有此物,才配得上娘娘您的旷世奇才!”
我听得头晕眼花。
我看着那套金光闪闪的锅,只觉得无比沉重。
以天下为锅?
我只想用我的小铁锅,给自己烙张饼。
李德全带着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锦书抱着一匹云锦,激动得快要晕过去。
“主子!您太厉害了!您现在可是咱们大裴的‘女财神’了!”
宫里的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我“献策救灾,获赐金厨”的事,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六宫。
承恩殿的门槛,快被那些前来道贺、试探的妃嫔们踏破了。
她们看我的眼神,已经不是嫉妒。
是敬畏。
是一种看怪物的眼神。
我应付得身心俱疲,好不容易把人都打发走,把自己关回了小厨房。
我看着案板上一早就发好的面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里,才是我的天下。
锦书颠儿颠儿地跑进来。
“主子,您看,这是陛下赏的东海大明珠!您说放在哪儿好?”
我头也没抬,抓起一块面团,在手里熟练地揉捏着。
“放着吧,别耽误我揉面。”
“主子,那德妃娘娘送来的血燕……”
“炖了。”
“皇后娘娘赏的千年人参……”
“切片,熬鸡汤。”
锦书看着我,欲言又止。
“主子,您……您就不激动吗?这可是泼天的富贵,天大的荣耀啊!”
我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那团白白胖胖的面。
激动吗?
我只觉得累。
我的脑子里,没有赈灾方略,没有朝堂风云,更没有后宫争斗。
我只有一个,从早上睁开眼,就困扰我到现在的,天大的难题。
我叹了口气,一脸严肃地看向锦书。
“锦书,你说,今天的包子,是做猪肉大葱的,还是三鲜馅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