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靠做饭在后宫躺赢了 > 第24章 朱笔落地,我写了份菜谱

第24章 朱笔落地,我写了份菜谱(1 / 2)

我不知道自己在冰凉的地上坐了多久。

那股甜腻的焦糊味,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我的喉咙。

完了。

这次不是升官,是送命。

写折子。

送到养心殿。

这八个字,每一个字都沾着血。

我林素言,一个七品小官的庶女,认识的大字还没我认识的香料多。

让我写治国方略?

还不如直接给我一刀来得痛快。

“主子……主子,地上凉……”锦书的声音带着哭腔,小心翼翼地把我扶起来。

她的手在抖。

我的腿是软的,几乎是挂在她身上,才勉强站稳。

我的目光,落在正殿里那张专门空出来的桌案上。

上面供着一套紫檀木笔筒,羊脂玉笔洗,徽州贡墨,澄心堂纸。

那是裴容前几天赏下来的“文房四宝”。

现在,它们在我眼里,不是赏赐。

是催命符。

“锦书。”我开口,声音干涩得吓人,“把那些东西……拿过来。”

锦书的脸“唰”一下就白了。

“主子,您真要写啊?”

我惨然一笑。

不写,现在就死。

写了,还能多活一个晚上。

怎么选,还用问吗?

纸,铺开了,滑得像绸缎。

墨,磨好了,香得像名贵的药材。

我提着那支比我手腕还重的紫毫笔,手抖得不成样子。

写什么?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开源?

节流?

安民?

我只知道,开火,节约用油,安抚我那嗷嗷待哺的胃。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外面的更夫,已经敲了三下。

窗外的夜,浓得化不开。

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的那股燥火越烧越旺。

再这样下去,不等裴容砍我的头,我自己就要先疯了。

烦躁中,我的目光,又落回了小厨房。

那锅烧焦的银耳羹,已经被收拾掉了。

可那股味道,还萦绕在鼻尖。

我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

治国,不就跟做菜一样吗?

一道菜,从选材,到火候,到调味,到最后出锅。

一个国家,从发现问题,到制定策略,到推行,到最后看到结果。

好像……好像也差不多?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像疯长的野草,再也压不住了。

我扔掉了那支重得要命的紫毫笔,换回了我最顺手的竹管笔。

我把那金贵的澄心堂纸推到一边,铺上了我平时画菜谱用的草纸。

我的手,不抖了。

我的心,也莫名其妙地,定了下来。

就当是……研发一道新菜吧。

一道名叫“西北大旱”的,硬菜。

我重新提笔,蘸了墨。

这一次,我没有再犹豫。

【菜名:西北赈灾方略】

【主料:西北百姓百万】

【辅料:国库,官吏,兵士若干】

【烹饪步骤:】

【其一,开源。此为‘备料’。锅已烧热,无米下锅,神仙难为。西北之地,如一口干锅。需寻水源,如寻上好食材。着地方官吏,勘探地脉,凡有水之处,深挖广凿,此为‘寻根’。另,可引远水,解近渴,此为‘借味’。】

【其二,节流。此为‘火候’。食材珍贵,不可浪掷。大火猛攻,易焦糊。需文火慢炖,方得其味。耐旱之粮,如红薯土豆者,根茎之物,无需太多水分,如同自带汤汁的冬瓜,易熟,能饱腹。当广为推行,替换娇贵作物,此为‘省柴’。】

【其三,安民。此为‘调味’。一道菜,成败在此一举。百姓心燥,如一锅滚油,稍有不慎,便要炸锅。此时不宜下猛料,需以柔克刚。设粥棚,施汤水,用最简单的甜,安抚最原始的慌。绿豆清火,百合润肺。使其有食,有事,有盼。此为‘收汁’。】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天,已经蒙蒙亮了。

我看着这篇不伦不类的“折子”,或者说“菜谱”,一时之间,悲喜交加。

我可能,是这大裴王朝,第一个敢把治国方略写成菜谱的妃子。

也是死得最别致的一个。

“锦书。”我把那几张写满了字的草纸,小心翼翼地叠好。

“天亮了,把它……送去养心殿吧。”

我的声音,平静得不像话。